西遊記 - 第1章

吳承恩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刊西遊記序

秣陵陳元之撰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譚言微中,亦可以解紛。」莊子曰:「道在屎溺。」善乎立言!是故「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若必以莊雅之言求之,則幾乎遺。《西遊》一書,不知其何人所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國」;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製」。

余覽其意,近跅滑稽之雄,巵言漫衍之為也。舊有敘,余讀一過。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豈嫌其丘里之言與?其敘以為孫,猻也,以為心之神。馬,馬也,以為意之馳。八戒,其所戒八也,以為肝氣之木。沙,流沙,以為腎氣之水。三藏,藏神、藏聲、藏氣之三藏,以為郛郭之主。魔,魔以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顛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攝。是故攝心以攝魔,攝魔以還理。還理以歸之太初,即心無可攝。此其以為道之成耳。此其書直寓言者哉!彼以為大丹之數也,東生西成,故西以為紀。彼以為濁世不可以莊語也,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道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謔笑,謔以恣肆;笑謔不可以見世也,故流連比類以明意。於是其言始參差而詭可觀;謬悠荒唐,無端崖涯涘,而譚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沒已。

唐光祿既購是書,奇之,益俾好事者為之訂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數十萬言有餘,而充敘於余。余維太史漆園之意道之,所存不欲盡廢,況中慮者哉!故聊為綴其軼敘敘之,不欲其志之盡湮,而使後之人有覽,得其意忘其言也。或曰:「此東野之語,非君子所志。以為史則非信,以為子則非倫,以言道則近誣,吾為吾子之辱。」余曰:「否,否!不然!子以為子之史皆信邪?子之子皆倫邪?子之子史皆中道邪?一有非信非倫,則子史之誣均,誣均則去此書非遠。余何從而定之?故以大道觀,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觀,何所不有哉?故以彼見非者,非也。以我見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與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後可,於是兼存焉。」而或者乃亦以為信。屬梓成,遂書冠之。時壬辰夏端四日也。

校注前言

古代小說有「四大奇書」之稱,指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現在又有四大古典小說的提法,它們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實際上是把《金瓶梅》換成《紅樓夢》。這一換,確實很恰當,《紅樓夢》的崇高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這四大小說各有各的類型和特點,基本上代表了我國古代小說的四大領域。除了《紅樓夢》是作家個人創作的,其他三部名著,都經歷了漫長的積累與演化的過程。中國的長篇小說是在宋元講史、話本以及戲曲的演出等通俗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在成書的過程中,經過歷代藝人和書會才人的集體編著,然後漸漸發展成個人的整理創作而成熟定型。因此,對這三部小說的作者、版本的各種主張、各種疑問的產生,都是可以理解的。

《西遊記》是從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演化而來的。唐太宗貞觀初年,玄奘和尚為了尋求佛教的真諦,跋山涉水去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經。歷時十七年,經過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取回佛經六百七十五部。回來後,玄奘在長安翻譯佛經。這件事在當時稱為盛事,唐太宗親自為玄奘翻譯的佛經寫序,這就是著名的《聖教序》。除了翻譯佛經外,玄奘還口述西去取經路上的所見所聞,由門徒輯錄成《大唐西域記》一書。他的門下弟子慧立、彥悰則撰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五卷,敘述玄奘的家世和取經的艱難歷程。這些異域的故事本身就帶有神奇不凡的色彩,一經渲染,當然更加引人入勝。於是取經故事就在民間越傳越神,唐代的一些筆記小說中就已經有了記載。

到了宋代,西天取經的故事已經是說話藝人的重要節目,南宋時坊間出版了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雖然粗糙卻已經初具規模。其中猴行者是一個白衣秀士,神通廣大。雖然還沒有豬八戒,卻有沙僧的前身——深沙神。另一種通俗文藝——戲曲,也在演繹着唐僧取經的故事。宋元南戲有《陳光蕊江流和尚》,演唐僧出身故事;金院本有《唐三藏》。可惜都沒有流傳下來。元代吳昌齡寫了《唐三藏西天取經》,現在只有一些曲文流傳。到了元末明初,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無名氏的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則得以流傳下來。在楊景賢的雜劇中,寫到了唐僧的出身家世,隱約可見宋元南戲的關目。而且主要人物如孫悟空、沙僧、豬八戒、白馬等都已出現,可以說這部雜劇是西遊故事流傳過程中,一部標誌性的重要作品。與這部雜劇差不多的時間,在小說領域中,也產生了一部重要作品,即《西遊記平話》,可惜已經佚失,但據現在尚存的片段來看,與今天我們看到的《西遊記》有不少相像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說,現代版本的《西遊記》,是在這部平話的基礎上整理、充實、加工而成。從以上所說的情況來看,《西遊記》成為現在這樣內容豐富、文采絢爛、想象奇幻的作品,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流傳和演變的過程,最後由吳承恩以高超的文學才能和傑出的、創造性的想象力完成了這一部經典文學作品。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在二十世紀初,還沒有人提起。胡適在1921年為《西遊記》作序時,沒有提到作者是誰。兩年以後,他經過考證,才確定吳承恩是本書作者,並大致勾勒了他的生平經歷。此後,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考證,對吳承恩的其人其事才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他的生卒年不能確切知道,大約在1500年左右—1582年前後。他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氏。祖上原也是官宦人家,曾祖父做過餘姚訓導,祖父當過仁和教諭。到他父親的時候,因為繼承岳父的家產,成為小商人。雖然如此,他父親仍然喜歡讀書,這對吳承恩很有影響。承恩天性聰慧,從小廣讀詩書,很有文才,在當地頗有文名。而且,他還喜歡「野言稗史」,這對後來創作《西遊記》大有稗益。吳承恩年輕時也曾熱衷功名,但科場不利,直到中年以後,才補為「歲貢生」(即國子監肄業的人),後來做了長興縣丞。兩年後被人誣告貪贓而罷免入獄。弄清真相,還其清白後,他憤而還鄉。此後雖然又被任命為荊州紀善,卻沒有到任,在家鄉淮安終老。著有《射陽先生存稿》四卷。還著有小說《禹鼎記》,惜已佚,只存《自序》一篇。又編過詞集《花草新編》,今也只存殘抄本。

關於《西遊記》的版本,若按年代來分,有明版本、清版本之分。而以版本的形態來分,則有繁本與簡本之分。今所知明刻本,有世德堂本(繁本)、全名為《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遊記》,二十卷一百回,題「華陽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書中有些卷題「金陵榮壽堂梓行」和「書林熊雲濱重鍥」)。前有秣陵陳元之序,署「壬辰夏端四日」。壬辰應是萬曆二十年。二十卷的每卷卷名如「月字卷」、「到字卷」等,合起來二十字,本是北宋邵雍的一首詩,詩名《清夜吟》,全文為:「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詩見《擊壤集》卷十二。第二種是楊閩齋本,前也有陳元之序,題為「時癸卯夏念一日」。癸卯應是萬曆三十一年。第三種是崇禎年間的《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這也是繁本,一百回,不分卷。卷首有「幔亭過客」的題詞。此本與世德堂本在文字上稍有不同,可以看出是據世德堂本重刻的。有人以為此書並非李評,而是葉晝假託李卓吾的名字作了批評。第四種《唐僧西遊記》也題「華陽洞天主人校」無刊刻人名姓。這四種刻本中,第二、第四兩種作了不同程度刪節,不過還可列入繁本中,或許是在重刻的過程中作過一些刪節。

明代還有兩種刪節本:《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十卷六十七節,署「羊城沖懷朱鼎臣編輯,書林蓮台劉永茂繡梓」,人稱「朱本」;另一種是《唐三藏出身全傳》,四卷四十則,齊雲陽至和編,天水趙毓真校,芝潭朱傖嶺梓。此本後來成為余象斗編《四遊記》之一,改題為《繡像西遊記》,編者也改為楊致和,人稱「楊本」。朱本前繁後簡,載有唐僧出身故事,值得注意。

清版本就更多了。最早的是康熙初年刊刻的《西遊證道書》,一百回。卷首題「新鐫出像古本西遊證道書」,目錄上題「鐘山黃太鴻笑蒼子、西陵汪象旭憺漪子同箋評」。據學者考證,汪是汪淇,黃是黃周星。此書加入唐僧出身故事,內容大致與《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即朱本)同。因增加了內容,所以將明代繁本的第九至十二回重新編合成三回。而以後的各種清代版本,大體沿襲這種編排法。此書是刪節本,刪節很多,並加進篇幅不小的評論文字。但主要刪掉的是明代繁本中的詩詞部分,所以故事情節依然完整,而且文字簡潔明快,還修補了原來有漏洞或錯誤的地方,全書也比較嚴謹。在這之後,又有流傳較廣的陳士斌《西遊真詮》、劉一明《西遊原旨》、張含章《通易西遊正旨》等,都是簡本。唯有乾隆十四年刊刻的張書坤《新說西遊記》是繁本,並增補了唐僧出身故事,更加完整,這也是它與明代繁本不同的地方。但是其他地方卻與世德堂本、李卓吾批評本沒什麼不同,只在文字上稍有改動和訂正。

本書所據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的世德堂影印本,該書卷三、卷九、卷十三、卷十五、卷十八有缺頁。所以選用世德堂本,是想要保留其原來的風貌。如被《西遊證道書》刪掉的大量詩詞作品,雖然其中有一些確實文字粗糙,缺少文采;但也有一些詩詞,尤其是俳體詩,體現出民間通俗文藝的風貌。畢竟《西遊記》是從通俗文藝演化流傳而來的,應該保留它的樸拙的面貌。本書據以校對的主要版本有明版本:楊閩齋本、《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唐三藏出身全傳》;清版本:《西遊證道書》(據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本),和《新說西遊記》(味潛齋本)。同時還參校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浙江古籍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西遊記》。本書校點的原則是儘量保持原版本的風貌,改正錯字,補上缺文、缺字。在校訂時,發現楊閩齋本最接近世德堂本,即便是錯,也與世德堂本有不少相同之處。所以在補缺時,這個版本是不可忽視的。《新說西遊記》是清版的全本,在校正時托賴頗多。《西遊證道書》文字準確,也值得參考。

《西遊記》是白話小說,讀起來應該沒有很大困難。但這畢竟是古代的白話,對現代人來說,總有一些距離,何況還會有一些現代人不熟悉的典故和風俗習慣。所以本書作了比較詳細的註解,希望能對讀者欣賞品味這部名著時有所幫助。

目錄

刊西遊記序

校注前言

月字卷之一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到字卷之二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附錄 《西遊證道書》第九回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天字卷之三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心字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