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故事集 - 第1章

查爾斯·狄更斯

書名:世界名著名譯文庫·狄更斯集(06):聖誕故事集

作者: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版權信息

聖誕故事集

作者:【英國】查爾斯·狄更斯

譯者:吳鈞陶 裘因 陳漪

目錄

版權信息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總序

譯本序

聖誕頌歌

第一節

馬萊的鬼魂

第二節

三個精靈中的第一個

第三節

三個精靈中的第二個

第四節

最後一個精靈

第五節

尾聲

教堂鐘聲

第一刻

第二刻

第三刻

第四刻

爐邊蟋蟀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人生的戰鬥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着魔的人

第一章

授予魔法

第二章

擴散魔法

第三章

收回魔法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總序

柳鳴九

我們面前的這個文庫,其前身是「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系」,或者說,現今的這個文庫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個書係為基礎的,對此,有必要略作說明。

原來的「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系」,是明確以社會文化積累為目的的一個外國文學編選出版項目,該書系的每一種,皆以一位經典作家為對象,全面編選譯介其主要的文學作品及相關的資料,再加上生平年表與帶研究性的編選者序,力求展示出該作家的全部文學精華,成為該作家整體的一個最佳縮影,使讀者一書在手,一個特定作家的整個精神風貌的方方面面盡收眼底。「書系」這種做法的明顯特點,是講究編選中的學術含量,因此呈現在一本書里,自然是多了一層全面性、總結性、綜合性,比一般僅以某個具體作品為對象的譯介上了一個台階,是外國文學的譯介進行到一定層次,社會需要所促成的一種境界,因為精選集是社會文化積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簡便有效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同時滿足閱讀欣賞、文化教育以至學術研究等廣泛的社會需要。

我之所以有創辦精選書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是搞文學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對綜合與總結總有一種癖好。另一方面,則是直受法國伽利瑪出版社「七星叢書」的直接啟發,這套書其實就是一套規模宏大的精選集叢書,已經成為世界上文學編選與文化積累的具有經典示範意義的大型出版事業,標誌着法國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視的高超水平。

「書系」於1997年問世後,逐漸得到了外國文學界一些在各自領域裡都享有聲譽的學者、翻譯家的支持與合作,多年堅持,慘澹經營,經過長達十五年的努力,總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種,編選完成八十種的規模,在外國文學領域裡成為了一項舉足輕重、令人矚目的巨型工程。

這樣一套大規模的書,首尾時間相距如此之遠,前與後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盡如人意是在所難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決。事實上,作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譯、名編選」為特點的文化積累文庫,在一個十幾億人口大國的社會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確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這樣一個數千萬字的大文庫要再版重印談何容易,特別是在人文書籍市場萎縮的近幾年,更是如此。幾乎所有的出版家都會在這樣一個大項目面前望而卻步,裹足不前,儘管欣賞有加者、嘖嘖稱道者皆頗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這種令人感慨的氛圍中,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老總賀鵬飛先生卻以當前罕見的人文熱情,更以迥然不同於一般出版商的小家子氣而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氣魄與堅定決心,將這個文庫接手過去,準備加以承續、延伸、修繕與裝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擴建……

於是,這套「世界名著名譯文庫」就開始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當然,人文圖書市場已經大為萎縮的客觀現實必須清醒應對。不論對此現實有哪些高妙的辯析與解釋,其中的關鍵就是讀經典高雅人文書籍的人已大為減少了,影視媒介大量傳播的低俗文化、惡搞文化、打鬧文化、看圖識字文化已經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為縮減的外國文學閱讀中,則是對故事性、對「好看好玩」的興趣超過了對知性悟性的興趣,對具體性內容的興趣超過了對綜合性、總體性內容的興趣,對訴諸感官的內容的興趣超出了對訴諸理性的內容的興趣,讀書的品位從上一個層次滑向下一個層次,對此,較之於原來的「精選書系」,「文庫」不能不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與變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體作品的分量,而減少總體性、綜合性、概括性內容的分量,在這一點上,似乎是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後退,但是,列寧尚可「退一步進兩步」,何況我等乎?至於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經典名著與讀者青睞的佳作,只不過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與綜合性,把原來的一卷卷「精選集」,變通為一個個小的「系列」,每個「系列」在出版上,則保持自己的開放性,從這個意義上,文庫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與拓展。而且,有這麼一個平台,把一個個經典作家作為一個個單元、一個個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創作的精華,也不失為社會文化積累的一樁盛舉,眾人合力的盛舉。

面對上述的客觀現實,我們的文庫會有什麼樣的前景?我想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一個自稱繼承了世界優秀文化遺產,並已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的中華大國,一個城鎮化正在大力發展的社會,一個中產階級正在日益成長、發展、壯大的社會,是完全需要這樣一個巨型的文化積累「文庫」的。這是我真摯的信念。如果覆蓋面極大的新聞媒介多宣傳一些優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從盈富的財庫中略微多撥點兒款在全國各地修建更多的圖書館,多給它們增加一點兒購書經費;如果我們的中產階級寬敞豪華的家宅里多幾個人文書架(即使只是為了裝飾);如果我們國民每逢佳節不是提着「黃金月餅」與高檔香煙走家串戶,而是以人文經典名著饋贈親友的話,那麼,別說一個巨大的「文庫」,哪怕有十個八個巨型的「文庫」,也會洛陽紙貴、供不應求。這就是我的願景,一個並不奢求的願景。

2013年元月

譯本序

裘因



在狄更斯的創作寶庫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長篇小說。但是,他的中篇和短篇小說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聖誕故事集》。某些評論家認為,有幾篇可以列入狄更斯的傑作。在這裡談談作者創作這些作品的歷史背景。

狄更斯的聖誕故事集共有五篇:《聖誕頌歌》、《教堂鐘聲》、《爐邊蟋蟀》、《人生的戰鬥》、《着魔的人》。這幾篇聖誕故事先後發表於一八四三年至一八四八年。當時,歷時七八十年的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英國變成了一個大工業占統治地位的國家。英國社會的階級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機器大生產使大量獨立的手工業勞動者破產,變成產業工人後備軍,大批童工和婦女投入勞動市場。與此同時,英國工人階級也逐步壯大,爭取工人民主權利的鬥爭蓬勃地開展起來,有幾百萬工人參加的憲章運動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進入最高潮。人們紛紛要求縮短工時,限制童工,保護婦女,改善勞動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先進知識分子代表、經濟學家斯密斯於一八四三年二月請狄更斯這位享有盛譽的作家在報刊著文呼籲通過一項限制工廠勞動日的立法。他給狄更斯提供了許多有關工人勞動條件的駭人聽聞的材料,特別是殘酷剝削童工的事實。

狄更斯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也不能不用自己的筆去反映這一變革的時代。他答應了這一要求,準備寫一本小冊子,題為《為保護貧苦兒童致英國人民書》。但後來他改變了主意,決定不用政論文章而用文藝作品的形式來反映這一社會問題。他認為用這種形式比寫政論文章要有力得多。一八四三年三月十日,狄更斯告訴斯密斯,他準備寫一系列的故事,在每年聖誕節前發表。在《聖誕故事集》中,狄更斯用引人入勝的藝術手法向窮人和富人進行宣傳,要求改善窮人的「命運」,改造富人的道德品質。從人道主義出發,作家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對無家可歸的失業工人表示深刻的同情,對壓迫者表示了極大的憤怒。

本書收集的五篇故事中,只有《聖誕頌歌》描寫的是聖誕節。但它並非常人所說的爐邊夜話,或聖誕老人對孩子娓娓動聽地敘說什麼天堂的神話,作者也不是僅僅用牧歌的情調描寫嚴冬的風雪之夜,而是突出了當時的社會問題。《教堂鐘聲》是描寫一個在新年前夕發生的故事。在《人生的戰鬥》、《着魔的人》中,聖誕節只不過是個插曲。《爐邊蟋蟀》中則根本沒有提到這個節日。但是所有的故事都貫穿着一個同樣的思想和情緒,所以有的人認為是狄更斯發明了聖誕節這個節日。



《聖誕頌歌》是一八四三年問世的第一篇聖誕故事,也是最受推崇的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史刻魯擠是個有產者,他成天與錢櫃、賬本和發票打交道,一生只知道攢錢,身上沒有一點人情味。他剋扣職員的工資,在聖誕節前夜不准把爐火生旺,他不理睬前來向他問候的外甥,不肯給窮人捐贈分文。他甚至認為,那些貧病交加的失業工人最好早點死去,以減少「人口的過剩」。

可是,在聖誕節的前夜出現了三個鬼魂。它們讓他回顧過去,看到自己曾是一個純潔的青年,對妹妹懷有真摯的感情,也曾熱烈地愛戀過一個沒有嫁妝的姑娘。鬼魂讓他看了看當時中下層社會中的生活,讓他看到在他的職員、他過去的未婚妻和他的外甥等人的並不富裕但十分友愛的家庭中,人們如何真誠相愛,歡樂地過着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它們還讓他意識到他一意孤行可能帶來的後果:被所有的人遺棄,死後還給搶劫一空,甚至連他壽終正寢時蓋的被子和掛的帳子也被人偷走。

這一切使史刻魯擠產生了棄惡從善的念頭,並在第二天就付諸實施。他給職員家送去了烤鵝,到外甥家去一起歡度聖誕節,為窮人捐贈大筆款項,增加了職員的工資。他把自己從過去的枷鎖里解放了出來,重新感到生活的意義、人間的溫暖。

當然,《聖誕頌歌》中存在着階級調和的色彩,一個富人似乎只要發發善心,就可改邪歸正,並可改變窮人的處境。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作者同人民大眾在感情上是休戚相關的,他揭露了資產階級的殘酷無情。他反對剝削,反對利己主義和任何形式的壓迫。

《教堂鐘聲》發表於一八四四年。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托比的腳夫。他一年到頭站在教堂附近等候別人差遣,從早到晚難得吃上一頓飽飯。除夕那天,他的女兒梅格領到了工資,給他煮了一個牛肚,剛好被有錢的老爺看見。這些老爺對此表示十分「憤慨」,把他們父女大罵一頓,說什麼窮人就是不應該有飯吃,有衣穿。他們要「取締」窮人的結婚權利和生存權利,等等。有些人自稱為「窮人的朋友和父親」,實際上卻對窮人橫加剝削和迫害。不僅如此,他們還誣衊窮人「不知好歹」、「忘恩負義」。他們要窮人俯首帖耳,任他們擺布,甚至要窮人不吃不喝,成天為他們當牛做馬。他們橫行霸道,隨意把窮人關進監獄。這一切使托比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遭到嚴重的摧殘。可是當托比遇到處境比自己更糟的失業工人弗恩和他的侄女莉蓮時,卻熱情地把他們請到家裡,用剛剛掙得的幾個便士買了食物,請他們吃,寧願自己挨餓。

狄更斯在創作時,以假託的手法,描寫了托比在元旦鐘聲敲響之前所做的一個噩夢。他夢見梅格的未婚夫和莉蓮在社會惡勢力的驅使下墮落了。弗恩也一再受到社會的迫害,他控訴,他反抗,可是孤掌難鳴,無濟於事。梅格成年累月地操勞,最後也因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而要去投河自盡。慘痛的事實使托比覺悟到,窮人的貧困和墮落都是富人製造出來的。「有朝一日,所有欺負和壓迫我們的人都會像落葉一樣被時代一掃而光……這一天將要到了!」作者通過對托比噩夢的描述,呼籲讀者要「牢牢記住產生這些幻覺的嚴酷現實」,「努力去糾正、改進並緩和這一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