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 - 第1章

金庸

書名:碧血劍

作者:金庸


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

我在小學時就愛讀課外書。低年級時看《兒童畫報》、《小朋友》、《小學生》,後來看內容豐富的「小朋友文庫」,再似懂非懂地閱讀各種各樣章回小說。到五六年級時,就開始看新文藝作品了。到現在,我還是喜愛古典文學作品多於近代或當代的新文學。那是個性使然。有很多朋友,就只喜歡新文學,不愛古典文學。

現代知識當然必須從當代的書報中去尋求。小學時代我得益最多、記憶最深的,是我爸爸和哥哥所購置的鄒韜奮先生所撰的《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世界各地旅行記,以及他所主編的《生活周報》(新的和舊的)。在童年時代,我已深受鄒先生和生活書店之惠。生活書店是三聯書店的主要組成部分,十多年前,香港三聯書店就和我簽了合同,準備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我的小說,後因事未果。這次重行籌劃,由三聯書店獨家出版中國大陸地區的簡體字本,我不但感到欣慰,回憶昔日,心中充滿了溫馨之意。

撰寫這套總數三十六冊的《作品集》,是從一九五五年到七二年,前後約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長篇小說,兩篇中篇小說,一篇短篇小說,一篇歷史人物評傳,以及若干篇歷史考據文字。出版的過程很奇怪,不論在香港、台灣、海外地區,還是中國大陸,都是先出各種各樣翻版盜印本,然後再出版經我校訂、授權的正版本。在中國大陸,在這次「三聯版」出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一家,是經我授權而出版了《書劍恩仇錄》。他們校印認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稅。我依足法例繳付所得稅,餘數捐給了幾家文化機構及支助圍棋活動。這是一個愉快的經驗。除此之外,完全是未經授權的。

不付版稅,還在其次。許多版本粗製濫造,錯訛百出。還有人借用「金庸」之名,撰寫及出版武俠小說。寫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於充滿無聊打鬥、色情描寫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台灣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筆名出版發行。我收到過無數讀者的來信揭露,大表憤慨。相信「三聯版」普遍發行之後,可以制止這種種不講道義的行為。俠義小說的主旨是要講是非、講道義,可不能太過份吧。

有些翻版本中,還說我和古龍、倪匡合出了一個上聯「冰比冰水冰」征對,真正是大開玩笑了。漢語的對聯有一定規律,上聯的末一字通常是仄聲,以便下聯以平聲結尾,但「冰」字屬蒸韻,是平聲。我們不會出這樣的上聯征對。大陸地區有許許多多讀者寄了下聯給我,大家浪費時間心力。

為了使得讀者易於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長、中篇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湊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寫第一部小說時,根本不知道會不會再寫第二部;寫第二部時,也完全沒有想到第三部小說會用什麼題材,更加不知道會用什麼書名。所以這副對聯當然說不上工整,「飛雪」不能對「笑書」,「白」與「碧」都是仄聲。但如出一個上聯征對,用字完全自由,總會選幾個比較有意義而合規律的字。

有不少讀者來信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你所寫的小說之中,你認為哪一部最好?最喜歡哪一部?」這個問題答不了。我在創作這些小說時有一個願望:「不要重複已經寫過的人物、情節、感情,甚至是細節。」限於才能,這願望不見得能達到,然而總是朝着這方向努力,大致來說,這十五部小說是各不相同的,分別注入了我當時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愛每部小說中的正面人物,為了他們的遭遇而快樂或悲傷,有時會非常悲傷。至於寫作技巧,後期比較有些進步。但技巧並非最重要,所重視的是個性和感情。

這些小說在香港、台灣都曾拍攝為電影和電視連續集,有的還拍了三、四個不同版本,此外有話劇、京劇、粵劇等。跟着來的是第二個問題:「你認為哪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改編演出得最成功?劇中的男女主角哪一個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電影和電視的表現形式和小說根本不同,很難拿來比較。電視的篇幅長,較易發揮;電影則受到更大限制。再者,閱讀小說有一個作者和讀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過程,許多人讀同一部小說,腦中所出現的男女主角卻未必相同,因為在書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讀者自己的經歷、個性、情感和喜憎。你會在心中把書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為一,而別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電影和電視卻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觀眾沒有自由想像的餘地。

武俠小說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長期傳統。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應該是唐人傳奇中的《虬髯客傳》、《紅線》、《聶隱娘》、《崑崙奴》等精彩的文學作品。其後是《水滸傳》、《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等。現代比較認真的武俠小說,更加重視正義、氣節、捨己為人、鋤強扶弱、民族精神、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讀者不必過份推究其中某些誇張的武功描寫,有些事實上不可能,只不過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聶隱娘縮小身體潛入別人的肚腸,然後從他口中躍出,誰也不會相信是真事,然而聶隱娘的故事,千餘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到了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別明顯。韋小寶的父親可能是漢、滿、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主角陳家洛後來也皈依於回教。每一個種族、每一門宗教、某一項職業中都有好人壞人。有壞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壞的大官,也有真正愛護百姓的好官。書中漢人、滿人、契丹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壞人。和尚、道士、喇嘛、書生、武士之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和品格。有些讀者喜歡把人一分為二,好壞分明,同時由個體推論到整個群體,那決不是作者的本意。

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宋遼之際、元明之際,明清之際,漢族和契丹、蒙古、滿族等民族有激烈鬥爭;蒙古、滿人利用宗教作為政治工具。小說所想描述的,是當時人的觀念和心態,不能用後世或現代人的觀念去衡量。我寫小說,旨在刻畫個性,抒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小說並不影射什麼,如果有所斥責,那是人性中卑污陰暗的品質。政治觀點、社會上的流行理念時時變遷,人性卻變動極少。

小說寫成後曾有過不少改動和增刪,但失誤和不足之處不免仍舊很多。我把每一位讀者都當是朋友。朋友們的指教自然永遠是歡迎的。

一九九四年一月

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

大明成祖皇帝永樂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來朝,進貢龍腦、鶴頂、玳瑁、犀角、金銀寶器等諸般物事。成祖皇帝大悅,嘉勞良久,賜宴奉天門。

那浡泥國即今婆羅洲北部的婆羅乃,又稱文萊(浡泥、婆羅乃、文萊以及英語Brunei均系同一地名之音譯),雖和中土相隔海程萬里,但向來仰慕中華。宋朝太平興國二年,其王向打(即蘇丹,中國史書上譯為「向打」)曾遣使來朝,進貢龍腦、象牙、檀香等物,其後朝貢不絕。

麻那惹加那乃國王眼見天朝上國民豐物阜,文治教化、衣冠器具,無不令他歡喜讚嘆,明帝又相待甚厚,竟然留戀不去。到該年十一月,一來年老,二來水土不服,患病不治。成祖深為悼惜,為之輟朝三日,賜葬南京安德門外(今南京中華門外聚寶山麓,有王墓遺址,俗呼馬回回墳),又命世子遐旺襲封浡泥國王,遣使者護送歸國,賞賜金銀、器皿、錦綺,紗羅等物。

遐旺王奏稱:小國後山,頗有神異,乞皇上賜封,表為一國之鎮。

成祖便封其山名為「長寧鎮國山」,親制碑文,並題詩一首,詩曰:

〖「炎海之墟,浡泥所處。煦仁漸義,有順無迕。

慺慺賢王,惟化之慕。

導以象胥,遹來奔赴。同其婦子,兄弟陪臣。

稽顙闕下,有言以陳。

謂君猶天,遣其休樂。一視同仁,匪偏厚薄。

顧茲鮮德,弗種所云。

浪舶風檣,實勞懇勤。稽古遠臣,順來怒趑。

以躬或難,矧曰家室?

王心亶誠,金石其堅。西南蕃長,疇與王賢?

矗矗高山,以鎮王國。

鑱文以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國攸寧。

於斯萬年,仰我大明。」〗

成祖皇帝的御製詩文,便刻在浡泥國長寧鎮國山的一塊大石碑上。此後洪熙、正德、嘉靖年間,均有朝貢。中國人去到浡泥國的,有些還做了大官,被封為「那督」。

到得萬曆年間,浡泥國內忽起內亂,《明史·浡泥傳》載稱:「其王卒,無嗣。族人爭立,國中殺戮幾盡,乃立其女為王。漳州人張姓者,初為其國那督,華言尊官也,因亂出奔,女王立,迎還之。其女出入王宮,得心疾,妄言父有反謀。女主懼,遣人按問其家,那督自殺。國人為訟冤。女主悔,絞殺其女,授其子官。」

這位張那督的女兒為何神經錯亂,向女王誣告父親造反,以致釀成這個悲劇,想必另有曲折內情,史書並未詳載,後人不得而知。福建漳州張氏在浡泥國累世受封那督,頗有權勢,為國人所敬。

華人在彼邦經商務農,數亦不少,披荊斬棘,甚有功績,和當地土人相處融洽。費信《星槎勝覽》一書中記云:「渤泥國……其國之民崇佛像,好齋沐。凡見唐人至其國,甚有愛敬。有醉者,則扶歸家寢宿,以禮待之若故舊。」有詩為證,詩曰:

〖「浡泥滄海外,立國自何年?夏冷冬生熱,山盤地自偏。

積修崇佛教,扶醉待賓賢。取信通商舶,遺風事可傳。」〗

浡泥國那督張氏數傳後是為張信,膝下惟有一子。張信不忘故國,為兒子取名朝唐。

到張朝唐十二歲那一年,福建有一名士人屢試不第,棄儒經商,隨着鄉人來到浡泥國。這人不善經營,本錢蝕得乾乾淨淨,無顏回鄉,就此流落異邦。有人薦他去見張信,想要謀個生計。張信和他一談之下,心下大喜,便即聘為西賓,教兒子讀書。

張朝唐開蒙雖遲,卻是天資聰穎,十年之間,四書五經俱已熟習。那老師力勸張信遣子回中土應試,若能考得個秀才、舉人,有了中華的功名,回到浡泥來那可是大有光彩。張信也盼兒子回鄉去觀光上國風物,於是重重酬謝了老師,打點金銀行李,再派僮兒張康跟隨,命張朝唐隨同老師回漳州原籍應試。

其時正是崇禎六年,逆奄魏忠賢雖已伏誅,但在天啟朝七年之間禍國殃民,殺害忠良,天下元氣大傷,兼之連年水旱成災,流寇四起。張朝唐等三人從廈門上岸,僱船西上漳州。不料只行出數十里,四鄉忽然大亂,一群盜賊湧上船來,不由分說,便將那教書先生殺了。張朝唐主僕幸好識得水性,跳水逃命,才免了一刀之厄。

兩人在鄉間躲了三日,聽得四鄉饑民聚眾要攻漳州、廈門。這一來,只將張朝唐嚇得滿腔雄心,登化烏有,眼見危邦不可居,還是急速回家的為是。其時廈門已不能再去,主僕兩人一商量,決定從陸路西赴廣州,再乘海船出洋。兩人買了兩匹坐騎,膽戰心驚,沿路打聽,向廣東而去。

幸喜一路無事,經南靖、平和,來到三河壩,已是廣東省境,再過梅縣、水口,向西迤邐行來。張朝唐素聞廣東是富庶之地,但沿途所見,儘是饑民,心想中華地大物博,百姓人人生死繫於一線,浡泥只是海外小邦,男女老幼卻是安居樂業,無憂無慮,不由得大是嘆息,心想中國山川雄奇,眼見者百未得一,但如此朝不保夕,還是去浡泥椰子樹下唱歌睡覺安樂得多了。

這一日行經鴻圖嶂,山道崎嶇,天色漸晚,他心中焦急起來,催馬急奔。一口氣奔出十多里地,到了一個小市鎮上,主僕兩人大喜,想找個客店借宿,哪知道市鎮上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無。張康下馬,走到一家掛着「粵東客棧」招牌的客店之外,高聲叫道:「喂,店家,店家!」店房靠山,山谷響應,只聽見「喂,店家,店家」的回聲,店裡卻毫無動靜。正在這時,一陣北風吹來,獵獵作響,兩人都感毛骨悚然。

張朝唐拔出佩劍,闖進店去,只見院子內地下倒着兩具屍首,流了一大灘黑血,蒼蠅繞着屍首亂飛。腐臭撲鼻,看來死者已死去多日。張康一聲大叫,轉身逃出店去。

張朝唐四下一瞧,到處箱籠散亂,門窗殘破,似經盜匪洗劫。張康見主人不出來,一步一頓的又回進店去。張朝唐道:「到別處看看。」哪知又去了三家店鋪,家家都是如此。有的女屍身子赤裸,顯是曾遭強暴而後被殺。一座市鎮之中,到處陰風慘慘,屍臭陣陣。兩人再也不敢停留,急忙上馬向西。

主僕兩人行了十幾里,天色全黑,又餓又怕,正狼狽間,張康忽道:「公子,你瞧!」張朝唐順着他手指看去,只見遠處有一點火光,喜道:「咱們借宿去。」

兩人離開大道,向着火光走去,越走道路越是窄小。張朝唐忽道:「倘若那是賊窟,豈不是自投死路?」張康嚇了一跳,道:「那麼別去吧。」張朝唐眼見四下烏雲欲合,頗有雨意,說道:「先悄悄過去瞧一瞧。」於是下了馬,把馬縛在路邊樹上,躡足向火光處走去。

行到臨近,見是兩間茅屋,張朝唐想到窗口往裡窺探,忽然一隻狗大聲吠叫,撲了過來。張朝唐揮動佩劍,那狗才不敢走近,只是亂叫。

柴扉開處,一個老婆婆走了出來,手中舉着一盞油燈,顫巍巍的詢問是誰。張朝唐道:「我們是過路客人,錯過了宿頭,想在府上借宿一晚。」老婆婆微一遲疑,道:「請進來吧。」張朝唐走進茅屋,見屋裡只有一張土床,桌椅俱無。床上躺着一個老頭,不斷咳嗽。張朝唐命張康去把馬牽來。張康想起剛才見到的死人慘狀,畏畏縮縮的不敢出去。那老頭兒挨下床來,陪着他去牽了馬來。老婆婆拿出幾個玉米餅來饗客,燒了一壺熱水給他們喝。

張朝唐吃了一個玉米餅,問道:「前面鎮上殺了不少人,是甚麼匪幫乾的?」老頭兒嘆了口氣,道:「甚麼匪幫?土匪有這麼狠嗎?那是官兵幹的好事。」張朝唐大吃一驚,道:「官兵?官兵怎麼會這樣無法無天、奸淫擄掠?他們長官不理嗎?」

老頭兒冷笑一聲,說道:「你這位小相公看來是第一次出門,甚麼世情也不懂的了。長官?長官帶頭干呀,好的東西他先拿,好看的娘們他先要。」張朝唐道:「老百姓怎不向官府去告?」老頭兒道:「告有甚麼用?你一告,十之八九還陪上了自己性命。」張朝唐道:「那怎樣說?」老頭兒道:「那還不是官官相護?別說官老爺不會准你狀子,還把你一頓板子收了監。你沒錢孝敬,就別想出來啦。」

張朝唐不住搖頭,又問:「官兵到山裡來幹麼?」老頭兒道:「說是來剿匪殺賊,其實山裡的盜賊,十個倒有八個是給官府逼得沒生路才幹的。官兵下鄉來捉不到強盜,擄掠一陣,再亂殺些老百姓,提了首級上去報功,發了財,還好升官。」那老頭兒說得咬牙切齒,又不停的咳嗽。老婆婆不住向他打手勢,叫他別說了,只怕張朝唐識得官家,多言惹禍。

張朝唐聽得悶悶不樂,想不到世局敗壞如此,心想:「爹爹常說,中華是文物禮義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仁義和愛。今日眼見,卻是大不盡然,還遠不如浡泥國蠻夷之地。」感嘆了一會,就倒在床上睡了。

剛朦朧合眼,忽聽見門外犬吠之聲大作,跟着有人怒喝叫罵,蓬蓬蓬的猛力打門。老婆婆下床來要去開門,老頭兒搖手止住,輕輕對張朝唐道:「相公,你到後面躲一躲。」

張朝唐和張康走到屋後,聞到一陣新鮮的稻草氣息,想是堆積柴草的所在,只聽見格啦啦一陣響,屋門已被推倒,一人粗聲喝道:「幹麼不開門?」也不等回答,啪的一聲,有人給打了記耳光。

老婆婆道:「上差老爺,我……我們老夫妻年老胡塗,耳朵不好,沒聽見。」哪知又是一記耳光,那人罵道:「沒聽見就該打。快殺雞,做四個人的飯。」老頭兒道:「我們人都快餓死啦,哪裡有甚麼雞?」只聽蓬的一聲,似乎老頭兒被推倒在地,老婆婆哭叫起來。

又聽另一個聲音道:「老王,算了吧,今日跑了整整一天,只收到三兩七錢稅銀,大家心裡不痛快,你拿他出氣也沒用。」那老王道:「這種人,你不用強還行?這幾兩銀子,不是我打斷那鄉下佬的狗腿,這些土老兒們肯乖乖拿出來嗎?」另一個嘶啞的聲音道:「這些鄉下佬也真是的,窮的米缸里數來數去也得十幾粒米,再逼實在也逼不出甚麼來啦,只是大老爺又得罵咱們兄弟沒用……」

正說話間,忽然張朝唐的馬嘶叫起來。幾名公差一驚,出門查看,見到兩匹馬,議論起來,說乘馬之人定在屋中借宿,看來倒有一筆油水,當即興興頭頭的進屋來尋。

張朝唐大驚,一扯張康的手,輕輕從後門溜了出去。兩人一腳高一腳低,在山裡亂走,見無人追來,才放了心,幸虧所帶的銀兩張康都背在背上。

兩人在樹叢中躲了一宵,等天色大亮,才慢慢摸到大道上來。主僕兩人行出十多里,商量到前面市鎮再買代步腳力。張康不住痛罵公差害人。正罵得痛快,忽然斜刺小路里走來四名公差,手中拿着鏈條鐵尺,後面兩人各牽着一匹馬,那正是他們的坐騎。

張朝唐和張康面面相覷,這時要避開已經來不及,只得裝作若無其事,繼續走路。

那四名公差不住向他們打量,一名滿臉橫肉的公差斜眼問道:「喂,朋友,幹甚麼的?」

張朝唐一聽口音,正是昨晚打人的那個老王。張康走上一步,道:「那是我們公子爺,要上廣州去讀書。」

老王一把揪住,挾手奪過他背上包裹,打開一看,見累累儘是黃金白銀,不由得驚喜交集,喝道:「甚麼公子爺?瞧你兩個都不是好東西!這些金銀哪裡來的?定是偷來騙來的,好,現今拿到賊贓啦,跟我見大老爺去。」他見這兩人年幼好欺,想把他們嚇跑。

哪知張康道:「我們公子爺是外國大官,知府大人見了他也客客氣氣。見你們老爺去,那是再好也沒有啦!」

一名中年公差聽了這話,眉頭一皺,心想這事只怕還有後患,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殺了這兩個雛兒,發筆橫財再說,突然抽出單刀向張康劈去。張康大駭,急忙縮頭,一刀從頭頂掠過,砍去了他帽子。他挺身擋住公差,叫道:「公子快逃。」張朝唐轉身就奔。

那公差反手又是一刀,這次張康有了防備,側身閃過,仍是沒給砍中。主僕兩人沒命價奔逃。四名公差手持兵刃,吆喝着追來。

張朝唐平時養尊處優,加上心中一嚇,哪裡還跑的快,眼見就要給公差追上,忽然迎面一騎馬奔馳而來。那中年公差見有人來,高聲叫道:「反了,反了,大膽盜賊,竟敢拒捕?」另外幾名公差也大叫:「捉強盜,捉強盜。」他們誣陷張朝唐主僕是盜匪,心想殺了人誰敢前來過問?

迎面那乘馬越奔越近。馬上乘客眼見前面兩人奔逃,後面四名公差大呼追逐,只道真是捉拿強人,催馬疾馳,奔到張朝唐主僕之前,俯身伸臂,一手一個,拉住兩人後領,提了起來。四名公差也已氣喘喘的趕到。

馬上乘者把張朝唐主僕二人往地上一擲,笑道:「強盜捉住了。」跳下馬來。這人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滿臉濃須,約莫四十來歲年紀。

四名公差見他身手矯捷,氣力甚大,當下含笑稱謝,將張朝唐主僕拉了起來。

那乘馬客見張朝唐一身儒服,張康青衣小帽,是個書僮,哪裡像是強盜,不禁一怔。張康叫了起來:「英雄救命!他們要謀財害命。」那人喝問:「你們幹甚麼的?」張康叫道:「這是我家公子,是去廣州趕考……」話未說完,已被一名公差按住了嘴。

那中年公差向乘馬客道:「老兄,你走你的道吧,莫管我們衙門的公事。」乘馬客道:「你放開手,讓他說。」張朝唐道:「在下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豈是強人……」一名公差喝道:「還要多嘴?」反身一記巴掌,向他打去。

乘馬客馬鞭揮出,鞭上革繩捲住公差手腕,這一掌便未打着。乘馬客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張康道:「我家公子要去廣州考秀才,遇上這四人。他們見到我們的銀子,就想殺人。」說到這裡,跪下叫道:「英雄救命!」

乘馬客問公差道:「這話可真?」眾公差冷笑不答。那老王站在他背後,乘他不覺,突然舉刀摟頭砍將下來。

乘馬客聽得腦後風生,更不回頭,身子向左微挫,右足「烏龍掃地」,橫掃而出,正中老王足脛,將他踢出數步。餘下三名公差大叫:「真強盜來啦。」兩個舉起鐵尺,一個揮動鐵鏈,向乘馬客圍攻過來。

張朝唐見他手無寸鐵,不禁暗暗擔憂。乘馬客卻挺然不懼,左躲右閃,三名公差的兵刃始終傷他不着。那老王站起身來,掄刀上前夾攻。乘馬客大喝一聲,老王吃了一驚,一刀沒砍准,乘馬客劈面一拳,打得他鼻血直流。老王只顧護痛,雙手掩面,噹啷一聲,手中單刀跌落在地。乘馬客搶過單刀,回手揮出,砍中了一名手持鐵尺的公差右肩。他兵刃在手,如虎添翼,刀光閃處,手持鐵鏈的公差左腿中刀,跌倒在地。剩下一名公差不敢再戰,不顧同伴死活,和老王兩人撒腿就逃。乘馬客哈哈大笑,將單刀往地下一擲,躍上馬背。

張朝唐忙上前道謝,請問姓名。乘馬客見兩名公差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叫痛,向他怒目而視,說道:「這裡不是說話之所,咱們上馬再談。」張康拿回包裹,牽過馬來,三人並轡而行。

張朝唐說了家世姓名。乘馬客道:「原來是張公子。在下姓楊,名鵬舉,江湖上人稱摩雲金翅,是武會鏢局的鏢頭。」張朝唐道:「今日若非閣下相救,小弟主僕兩人準是沒命的了。」

楊鵬舉道:「這一帶亂的着實厲害,兵匪難分,公子還是及早回去外國的為是。在下也正要去廣州,公子若不嫌棄,咱們便可結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