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拉 - 第1章

泰戈爾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北京

8

戈拉



泰戈爾

劉壽康譯

人民文學

1984

1.55

75000

羅賓德拉納特丨泰戈爾〈1861—1940是我國讀者比較熟悉

的印度作家。他在一生漫長的八十年中,辛勤地從事文學藝術

的創作活動,直到逝世前不久,還在孜孜不倦地寫作。他寫了五

十多部詩集,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二十多個

劇本,還有許多遊記、書簡、回憶錄以及有關文學、哲學、教育、宗

教、社會方面的論文和專著。此^於多首歌曲,

畫了近兩千幅畫。

他那些內容深刻、具—度容術鉑值郝I學辨為濯印度近

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苹富拿運^

泰戈爾從十四歲起就寫詩;集《吉―I移榮獲一九

一三年諾貝爾文學獎金。印度人民稱他「秀1譜聖」、「印度的良

心」。他不僅是一個傑出的詩人,也是一個反帝、反封建的戰士。

魯迅先生說:「泰戈爾富有民族思想,是個愛國詩人。」

一九〇五

年,英國殖民地總督寇松在印度公布一項法令,陰謀將孟加拉分

割為兩個部分,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這種政策遭到了印度

人民強烈的反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運動。泰戈爾熱

情地投身於這個運動之中。他登台演說,揮筆賦詩,鼓舞印度人

民的鬥志。後來,由於他反對暴力行動,主張多做些「建設性的」

工作,比如消滅愚昧與貧困等,於是專門從事創作和教育工作,

不再直接參加民族解放運動。一九〇一年他在聖諦尼克坦辦了

一所學校,一九二一年改建為著名的國際大學。但在一九一九

年,英國殖民政府為了鎮壓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命令軍隊在阿

姆利則開槍打死打傷了一千多名印度人,製造了

「阿姆利則慘

案」之後,泰戈爾拍案而起,給印度總督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信,

提出強烈的抗議,並聲明放棄英國政府授予他的「爵士」稱號。從

那時起,他再度參加了熾熱的反帝鬥爭。他不僅關心印度的命

運,也很關心世界各國人民。一九三四年,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

亞〔今埃塞俄比亞〉,他憤怒地譴責了意大利侵略者;一九三八

年,捷克受到德國法西斯的蹂躪,他堅決支持捷克人民反法西斯

的鬥爭。

泰戈爾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早在一八八一年他二十歲時,就

寫了《死亡的貿易》,譴責英國帝國主義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中



國人民的罪行。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中國神聖的領土

I

時,他以)占稀之年,抱病參加印度人民聲援中國人民的鬥爭,並

且發宣言、寫文章、演說、陚詩,用各種方式給中國人民以巨大支

持。他曾預言:「中國這種巨大的力量,一旦能讓她在現代化的

道路上運行,那就是掌握現代科學,那時世界上恐怕沒有力量能

阻擋她向前邁進。」

泰戈爾重視並熱愛中國文化。他喜愛屈原、白居易、蘇軾的

詩和老子的哲學。他曾兩度訪問中國,宣傳印中人民友好。他提

倡研究中國文化,並在他創辦的國際大學開設中國語言和文化

的課程,使印度人民加深對中國人民和中國文化的了解。

周恩來總理生前訪問國際大學時,曾稱讚:「泰戈爾不僅是

對世界文學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僧恨黑暗、爭取光

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中國人民對泰戈爾抱着深厚的

感情。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熱鴦。中國入禹

也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艱苦的民族獨立鬥爭所給予的支持。」

泰戈爾以他的浪漫主義的詩歌揚名於世。然而在他六十餘

年的創作活動中,對當時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得最深刻和廣泛的,

還是他的小說。他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提出了許多重大的社會

問題,反映了那個時代印度人民的生活與鬥爭,表達了人民的心

聲。

泰戈爾生活的時代正是印度人民遭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雙重壓迫的時代,在他的心靈上深深地刻下了祖國淪亡、民族屈

辱、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的烙印。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反帝、

反封建和要求民族獨立的鮮明色彩。

泰戈爾的十二部中、長篇小說是他豐富多采的作品的重要

組成部分。它們當中,除了取材於莫臥兒王朝歷史事件的兩部

歷史題材的作品之外,其他十部,如描寫婦女悲慘命運的《小沙

子》(」(^)、表現封建道德和民主思潮衝突的《沉船》(丨卯日)等都

是以社會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在他的長篇小說中9最傑出的是

洋溢着愛國主義激情的《戈拉》。這部批判現實主義的重要作品

以十九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民族解放運動為背景,反映了印

度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梵教徒和新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以

及印度近代先進人物摸索民族解放道路的艱苦歷程。

英國殖民主義者在鎮壓了一八五七年的印度民族起義之

後,鞏固了它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但印度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

階級兩個新興的階級也開始出現並逐漸成長。到了十九世紀七

十年代,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趨尖銳,被壓榨得走投無路的

農民紛紛地自發起義,人數眾多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階層處

已形成,其中不少人已經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給印度帶來的災

難,於是民族解放的要求愈來愈強烈。在他們當中,思想化主要

分為兩派。一派主張改革印度教,吸收歐洲文化,爭取較大的政

治權利。參加這一派活動的有梵社。但到了六十年代,這個團

體的部分教徒,過多地吸收了基督教的觀點,輕視本國文化。一

八六五年它分裂為兩派,一派是印度梵社,一派是元始梵社。泰

戈爾在《戈拉》里沒有涉及元始梵社的活動,提到的是印度梵社,

並且恰如其分地批判了它輕視本國文化的缺點。

在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中,代表知識分子另一種思潮的是

新印度敎。這一派主張發展民族文化,恢復民族『3尊心,反對崇

洋媚外,反對殖民主義者對印度人民的殘酷壓迫。但他們認為

要恢復民族自尊心就得嚴格遵守印度教的一切傳統,甚至是腐

朽的傳統。泰戈爾通過《戈拉》這部作品歌頌了新印度教徒反對

殖民主義壓迫、熱愛祖國的思想,同時也批判了他們維護種姓制

度、遵守印度教各種腐朽傳統的錯誤做法

0

《戈拉》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它表達了印度人民渴

望獨立與自由的願望,揭發了殖民主義的罪行,激發起人民的愛

國熱情。同時,它還批判了那些崇洋媚外的洋奴和不肯腳踏實

地、切實做點工作的知識分子,批判了種族主義、復古主義和歧

視婦女的錯誤思想,而且深刻、全13地反映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

代孟加拉社會的風貌。而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顯然也是使作品

得到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他塑造了各種類型知識分子

的動人的形象。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戈拉是泰戈爾塑造的『

印度民主主義者的典型。他從小就是學校和附近一帶孩子的頭

頭,後來成為印度愛國者協會的主席。他生活唯一的目標就是

要解放袓國。他堅信袓國一定會得到獨立和自由。他是一個寧

死也不向殖已統治者低頭的硬漢,是一個路見不平、挺身而出的

英雄。他三次面對面地和英國殖民者進行鬥爭,雖被捕入獄,但

堅貞不屈,決不妥協。他這種沒有絲亳奴顏婢膝的品質是殖民

地人民最可貴的品質。印度評論家班納吉說:「戈拉就象

是渴望自由、憤怒地為反抗自己的社會和政治上處於奴隸地位

而鬥爭的印度心靈的化身。」泰戈爾通過戈拉,明確地說明了他

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復古主義和種姓制度的主張。

戈拉是一個意志堅強、行動果斷的人,他的同窗好友畢諾業

卻比較軟弱。他是一個有教養的孟加拉名門子弟,他聰明好學,

克己謙讓,尊重婦女,不迷信宗教。泰戈爾常常利用他和戈拉的

辯論來闡明自己對婦女、宗教、愛情等問題的看法。畢諾業的缺⑴

點是猶豫不決,遇事遷就,雖然終於衝破了封建枷鎖,和羅麗妲

結了婚,但比起勇敢堅強的羅麗妲,就顯得遜色多了。

3

羅麗妲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印度新型婦女。她對殖民二

統治者無比憎恨,她反抗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嫉惡如仇,勇敢

果斷;雖然受到哈蘭的迫害,但寸步不讓,和他進行針鋒相對的

鬥爭。書中另一位女主人公蘇查麗妲則是另一種典型,她溫柔

嫻靜、喜歡深思,雖然不象羅麗妲那樣無所畏懼、勇於鬥爭,但一

旦下了決心,也能堅持到底。兩位姑娘的遭遇,說明了十九世紀

七十年代印度婦女的艱難處境。不經過艱苦的鬥爭,休想得到

自由和幸福。

在年輕的一代遇到困難、無法解決的時候,他們就去找帕瑞

什先生。帕瑞什先生是一個心胸開闊、從容恬靜的人。他反對種

姓制度,反對印度教腐朽的傳統,也反對梵社的宗派主義。他尊

重別人的信仰,尊重個人自由,鼓勵年輕人獨立思考。因此,當

他的女兒愛上了一個不同教派的青年時,他不顧親友反對、社會

非難、教社懲罰,仍然堅決地支持女兒的「叛逆」行動。他的思想

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泰戈爾的思想。但在這部作品裡,泰戈

爾多方面肯定的人物恐怕是戈拉的母親安楠達摩依。她雖然是

一個印度教徒,但並不遵守教規,不尊重封建落後的風俗習慣。

她心地善良,溫柔體貼;她頭腦清醒,鎮靜堅定。在畢諾業猶豫

不決的時候,她開導他;在羅麗妲陷於孤立的時候,她不怕別人

議論,不顧家人吵鬧,給她具體幫助,為她安排婚事。她認為結

婚就是兩顆心結合在一起,不同宗教的人照樣可以結合。她有帕

瑞什先生的開明思想,但比他果斷堅強。她是泰戈爾心目中理

想的印度婦女。

此外,作者還成功地塑造了幾個反面人物的形象,通過他

們,尖銳地諷刺了崇洋媚外的「高等印人」、渺小可笑的貪財訟棍

和只會誇誇其談、不能切切實實地做點有益工作的大學生。這

樣,泰戈爾就從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的活動中,反映出當時孟加

拉複雜的社會生活。



在這部長篇小說中,泰戈爾不但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動人的

形象,在情節、心理刻畫和景物描寫上也很有他的特色。

《戈拉》的故事情節是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展開的。戈拉的

愛國激情促使他和殖民主義者、洋奴買辦不斷發生衝突,他的宗

教信仰也使他和他的家屬、他的內心、他的愛情不斷發生矛盾,

這些矛盾衝突使這部作品充滿了懸念,推動着故事向前發展。其

次,這部小說的心理刻畫也是很成功的。泰戈爾利用心理描寫

巧妙地暗示戈拉和蘇查麗妲、畢諾業和羅麗妲之間愛情的萌芽

和發展,他們的矛盾和痛苦。

泰戈爾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也充滿了詩情畫意。他對大

自然的描寫,不是單純的描寫,而是為了襯托人物的心境。例如:

戈拉和蘇查麗妲長談之後,一個人在河邊漫步,作者對他那時的

6

I

^

I

4

心境有這樣一段描寫:「不過,今夭晚上,從滿天星斗傳來的信

息,卻以各種方式輕輕地觸動他的心弦。河上水波不興。系在碼

頭上的船隻發出閃爍的燈火。黑暗的夜色似乎全部集中在對岸

樹林濃密的簇葉叢中。這一帶的上空,木星就象黑夜的警覺的

良心,一直守望着大地……在這個秋天的夜晚,他站在河邊,看

着朦朧的星光,聽着模糊的市聲,面對着充塞整個宇宙的難以捉

摸的奧秘,仿佛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讀完了這部作品,作者強烈的愛國心、高超的藝術技巧和詩

一般的文學語言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泰戈爾的這部作品為世界文學的寶庫增添了一顆明珠。

譯者

一九九二年九月

笫-章

那時正是加爾各答的雨季。早晨的雲彩已經消散、夭空灑

滿了燦爛的陽光。

畢諾業一普山一個人站在他家二樓的陽台上,悠閒地望着

川流不息的來往行人。不久以前,他已經讀完了大學,但還沒有

正式開始工作。不錯,他給報紙寫過一些文章,也組織過一些集

會,但他並沒有因此滿足。今天早晨,由於無事可做,心裡感到

百無聊賴。

對過店鋪門前站着一個遊方僧,身上穿了一件江湖賣唱的

五顏六色的長袍,正在那裡高聲歌唱:

籠中飛進一隻無名小鳥,

不知道它來自何方。

我的心拴不住它的雙腳,

它飛走了,飄然不知去向,

I

畢諾業想把遊方僧請上樓來,記下這首無名小鳥之歌,但正

象半夜裡天氣突然變冷而又不願起來加蓋毯子那樣,他沒有下

樓去把遊方僧請上來,自然也就沒有記下這首歌,只有它的旋律

不斷地在他的心中迴蕩。

正在這時,他家的門前發生了一件事故:一輛兩匹馬的大馬

車揸上了一輛出租小馬車,幾乎把它撞翻,但大馬車上的人竟然

不聞不問,加鞭催馬,揚長而去。

畢諾業跑到街上,看見一個年輕姑娘正從馬車裡出來,一位

老先生也想要下車。他急忙跑過去攙扶他們。看見老人面色蒼

白,便問道:「先生,您沒受傷吧?」

「沒有,沒事兒。」老先生很想笑笑,把病痛掩飾過去,但沒能

笑出來,很顯然,他快要暈倒了。

畢諾業扶着他的胳膊,轉過臉對焦急的姑娘說:「我家就在

這兒,請進去歇歇吧。」

他們把老先生扶上了床,姑娘朝四下看了看,想找點水。她

拿起一個水罐,灑了點水在老人臉上,然後一邊給他掮扇子,一

邊對畢諾業說:「你能派人去請個大夫嗎?」

附近就有一個醫生,畢諾業立刻吩咐傭人去把他請來。

屋子裡有一面鏡子,畢諾業站在姑娘後邊,呆呆地看着鏡子

裡面的姑娘的臉。從童年時代起,他就住在加爾各答,一天到晚

在家裡埋頭讀書,僅有的一點處世知識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

除了家裡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一個女性;而現在,鏡子裡姑娘

的形象卻深深地迷住了他。他不擅長評論女人的容貌,但在那

個親切、焦急、低垂的少女臉上,他仿佛看到了一個溫柔幸福的

新天地。

過了一會兒,老人睜開眼睛,嘆了

口氣,姑娘向他彎下身子,

用麵抖的聲音輕輕問道:「爹,您受傷了嗎?」

「我這是在哪兒?」老人問,一邊想坐起來。

但畢諾業趕緊走到他身旁說:「請您暫時不要動,等大夫來

了再說吧。」

話音沒落,就聽到醫生的腳步聲,緊接着醫生進來了。但給

病人作了檢查之後,沒有發現什麼嚴重的病情,於是給病人開了

一個白蘭地摻熱牛奶的處方,就告辭走了罾

醫生辭別的吋候,老人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姑娘明白他的心

9

意,安慰他說:回家之後,她就立刻把診費和藥費送來,說完,她

轉過身子望着畢諾業。

多麼迷人的眼睛啊!他根本沒有注意到它們是大是小,黑

色還是棕色,只覺得第一眼就給人一個真摯的印象。它們沒有

流露出一絲害羞或遲疑的神色,而是十分沉着和堅強。

畢諾業鼓起勇氣吞吞吐吐地說:「噢!醫藥費箅不了什

麼……你們請不必費心……我……我會……」

但姑娘的眼抻不但止住了他的話,而且明白地表示,他:彳1

:收

下醫藥費不可。

老人說,不必派人去買白蘭地了,但女兒卻堅持說:「爹,是

大夫要您喝的呀丨」

老人回答說:「大夫都有一個逋病,喜歡找個藉口叫人喝白

蘭地。我這點小病喝點牛奶就夠了。」喝完牛奶,他對畢諾業說:

「現在我們該走了。恐怕已經給你添了不少麻煩。」

姑娘想叫輛馬車,但她的父親不同意,他大聲說:「何必再給

他添麻煩呢?我們家離這兒那麼近,我很容易就走回去了。」

但姑娘不答應,因為父親沒有再堅持,畢諾業就親自去雇馬

在告別之前,老先生請教了主人的姓名,主人叫「畢諾業一

普山「查特吉」。老先生也通報了自己的姓名:「帕瑞什一昌德

拉『帕塔查里雅」,並且說他就住在附近,就在這條街七十八號。

他還說:「有空的時候,如果願意到我家玩玩,我們十分歡迎。」對

這個邀請,姑娘的眼睛也默默地表示了歡迎的意思。

;畢諾業想送他們回家,但不知這樣做是否合乎禮節,只好猶

1

豫不決地站在那裡。馬車就要走動時,姑娘對他欠了欠身,他萬

萬想不到她會這樣,一吋手足無措,連回禮都忘記了。

畢諾業回到家裡,一再責備自己不該粗心大意。他仔細回

憶從遇見他們到分手為止做過的每一件事,覺得從頭到尾,自己

的舉動都是很魯莽的。他反覆思忖: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該

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但總不得要領。突

然,他看見姑娘忘在床上的那塊用過的手絹兒,便連忙把它撿

起。這時,遊方僧唱的重複句忽然又湧上心頭:

籠中飛進一隻無名小鳥,

不知道它來自何方。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天氣愈來愈熱,馬車開始一輛跟

着一輛飛快地朝各個辦公樓駛去,但那一天,畢諾業卻靜不下來

做任何工作。他覺得他那小小的家和這醜陋的城市突然全都變

了,變成了美麗的仙境。火焰般的七月驕陽在他腦子裡燃燒,在

他血管里奔流一用耀眼的光幕遮住他的內心,把他和生活中

的一切瑣事分隔開了。

正在這時,他看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兒在街上仔細看各家

的門牌。不知道為什麼,他認準這個孩子是來找他的,因此他對

孩子髙聲喊道:「你要找的人家就在這兒。」說完,他飛快地跑到

街上,幾乎是象拖一樣把小傢伙拉到家裡…在孩子交給他一封

信的時候,他熱切地端詳着孩子的面孔。信封上用英文寫着他

的姓名,字跡秀麗,顯然是女人的手筆。男孩兒說:「這信是我姐

姐叫我送來的。」信封里沒有信,只有一些錢。

男孩兒說完,轉身想走,但畢諾業一定讓他上樓,到他屋裡

坐坐。孩子比他姐姐稍黑一些,但兩個人長得十分相象。畢諾

4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