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 第1章

西蒙娜·德·波伏娃(波伏瓦)

書名:第二性(合卷本)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第二性Ⅰ:事實與神話

導言

第一部 命運

第一章 生物學論據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觀點

第三章 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第二部 歷史











第三部 神話

第一章

第二章

一 蒙泰朗或者厭惡的麵包

二 戴·赫·勞倫斯或者男性生殖器的驕傲

三 克洛岱爾和主的女僕

四 布勒東或者詩歌

五 司湯達或者真實的傳奇性



第三章

第二性Ⅱ:實際體驗

導言

第一部 成長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少女

第三章 性的啟蒙

第四章 女同性戀者

第二部 處境

第五章 已婚女人

第六章 母親

第七章 社會生活

第八章 妓女和高級妓女

第九章 從成熟到老年

第十章 女人的處境與特徵

第三部 辯解

第十一章 自戀的女人

第十二章 戀愛的女人

第十三章 虔信的女人

第四部 走向解放

第十四章 獨立的女人

結語

翻譯後記

獻給雅克·博斯特

有一個產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原和一個產生了混亂、黑暗和女人的壞本原。

畢達哥拉斯(1)

但凡男人寫女人的東西都是值得懷疑的,因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當事人。

普蘭·德·拉巴爾(2)

(1) Pythagoras(約前580—前500),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

(2) François

Poulain

de

La

Barre(1647—1725),法國哲學家。

導言

長時間以來我猶豫不定,是否寫一本關於女人的書。這個主題,尤其對女人來說,是不快的,而且不是全新的。關於女性主義的爭論,已經費過不少筆墨,當下爭論幾乎偃旗息鼓:我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吧。可是,還是有人在談論。看來,上個世紀連篇累牘、廢話連篇的著述,並沒有對這個問題澄清多少。再者,存在這個問題嗎?這是個什麼問題?甚至,有沒有女人呢?當然,永恆女性的理論還擁有信徒,他們悄聲細語地說:「即使在蘇聯,elles(她們)仍然指女人」;但是另外一些非常了解內情的人士—有時就是這些人—嘆息說:「女人正在完蛋,女人已經完蛋。」當下人們不太清楚,女人是否還存在,是否將來會始終存在,是否應該希望她們存在,女人在這個世界上占據什麼位置,女人本應在世界上占據什麼位置。「女人在哪裡?」最近,一本斷斷續續出版的雜誌(1)這樣問道。但首先要問:女人是什麼?「Tota

mulier

in

utero:是子宮。」有人說。然而,那些行家談到某些女人時斷言:「她們不是女人」,雖然她們像別的女人那樣也有子宮。人們一致承認,人類之中有女性;今日同過去一樣,她們幾乎構成人類的一半;不過,有人對我們說:「女性處在危險中」;有人勉勵我們:「做女人吧,始終做女人,成為女人吧。」因此,並非一切女性必定是女人;她必須具有這種神秘的、受到威脅的實在,也即女性氣質。女性氣質是由卵巢分泌出來的嗎?還是凝結在柏拉圖學派的天地里?只消穿一件窸窣響的襯裙,就可以讓它降落到人間嗎?儘管有些女人殫精竭慮地要表現出女性氣質,卻從來沒有樹立確證的典範。有人想用模糊的、閃光的詞彙去描繪它,這些詞彙似乎是從女占卜者的詞彙中借用來的。在托馬斯·阿奎那(2)時代,女性氣質仿佛是罌粟的安眠功效那樣確定無疑的本質。但是,概念論已失去了地盤:生物學和社會科學不再相信存在固定不變的實體,能確定諸如女人、猶太人或者黑人的特性,生物學和社會科學將特性看作對處境的次要反應。今日之所以不再有女性氣質,是因為從來就沒有女性氣質。這就意味着,「女人」這個詞沒有任何含義嗎?這正是啟蒙哲學、唯理論、唯名論的擁護者所竭力斷言的:女人在人類中僅僅是「女人」這個詞隨意指定的那一部分人;特別是美國女人認為,女人再也不存在了;倘若一個智力遲鈍的女人仍然將自己看做一個女人,她的女友們就會建議她去做精神分析,以便擺脫這種困擾。多蘿西·帕克(3)在評論一部非常令人不快的、名叫《現代婦女:失去性別的人》的書時寫道:「那些將女人當做女人來對待的書,我不敢苟同……我的觀點是,所有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不論我們是誰,我們都應該被看做是人。」但是唯名論是一種有點曇花一現的學說,而反女性主義者振振有詞地指出,女人不是人。女人肯定像男人一樣也是人,但這樣一種論斷是抽象的;事實是,凡是具體的人總是單獨被確定的。拒絕永恆女性、黑人靈魂、猶太人性格的概念,並非否認今日有猶太人、黑人、女人:這種否定對上述幾種人並不代表一種解放,而是代表一種非本真的迴避態度。顯而易見,任何女人都不能真誠地自認為置身於自己的性別之外。幾年前,有個著名的女作家拒絕讓自己的肖像出現在專門刊登女作家照片的照片集裡,因為她想廁身男人中間;可是,為了獲得這個特權,她利用了丈夫的影響。認為自己是男人的女人,仍然要求得到男性的尊重和敬意。我記起那個年輕的女托洛茨基分子,她站在喧聲雷動的會場的講台上,儘管她明顯弱不禁風,卻準備揮舞拳頭;她否認女性的柔弱;但她是出於對一個戰鬥者的熱愛,想與男人比肩。美國女人劍拔弩張的挑戰姿態表明,她們受到女性氣質的糾纏。事實上,只要睜眼一掃就可以看到,人類分成兩類個體,其衣着、面貌、軀體、微笑、舉止、興趣、消遣,都迥然有別,雖然也許這些差異是表面的,也許它們註定要消失。可以肯定的是,眼下差異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

即令女人的職責不足以界定女人,縱然我們也拒絕以「永恆女性」去解釋女人,即令我們承認,哪怕是暫時的,世間存在女人,我們依然要提出這個問題:什麼是女人?

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馬上啟發了我做出第一個回答。我提出這個問題是意味深長的。一個男人不會想到去寫一本男性在人類中占據的特殊位置的書。(4)如果我想做界定,那麼我不得不首先聲明:「我是一個女人」;這個事實構成一個基礎,任何其他的論斷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男人永遠不會一開始就自稱是某種性別的人,因為他就是男人,這是毫無疑問的。像在區政府的登記簿和身份申報表上對稱出現的兩項:男性、女性,這純屬形式。兩性的關係不是正負電流、兩極的關係,男人同時代表陽性和中性,在法文中,「les

hommes」用來指人,即「vir」這個詞的特殊含義吸取了「homo」(5)這個詞的一般含義。女人是作為負極出現的,凡是限定詞對女人來說都是限制,沒有互逆性。有時候,我在抽象概念的討論中聽到男人對我說:「您這樣理解,因為您是一個女人」,我感到很惱火;我知道,我唯一的捍衛方法就是這樣回答:「我這樣理解,因為事實如此」,這句話取消了我的主體性;我不能這樣反駁:「您意見相反,因為您是一個男人」;顯而易見,作為一個男人的事實沒有特殊性;一個人作為男人,擁有屬於他的權利,而做女人則是她的錯。實際上,正如古人那樣,先有一條絕對的垂直線,才能界定斜線,先有絕對的人,也即男人。女人有卵巢、子宮;這就是把她封閉在她的主體性中的特殊條件;人們常說,女人是帶着腺體去思索的。男人傲慢地忘卻了,解剖學表明他也有激素、睾丸。男人把他的身體把握為與世界有直接的和正常的關係,他認為自己能客觀地理解世界,而男人把女人的身體看做受到一切限定它的東西的拖累:一種障礙,一個監牢。「女性之為女性,是由於缺乏某些品質,」亞里士多德(6)這樣說。「我們應該把女人的特性看做要忍受天生的不完善。」隨後,托馬斯·阿奎那也斷定,女人是「有缺失的人」、「意外的」存在。《創世記》的故事所象徵的意義也是如此:按波舒哀(7)的說法,夏娃是從亞當「多餘的骨頭」中抽取出來的。人類是男性的,男人不是從女人本身,而是從相對男人而言來界定女人的,女人不被看做一個自主的存在。「女人,相對的存在……」米什萊(8)這樣寫道。邦達(9)先生正是在《於里埃爾的關係》中斷言:「男人的身體通過自身而具有意義,可以撇開女人的身體不談,而如果不提男性,女人的身體看來就缺乏意義……沒有女人,男人能獨立思想。沒有男人,女人不能獨立思想。」女人是由男人決定的,除此之外,她什麼也不是;因此,人們把女人稱為「le

sexe」(10),意思是說,在男性看來,女性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