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重阻 - 第1章

核動力戰列艦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無窮重阻》(原創校對)作者:核動力戰列艦【300萬字】

內容簡介:

  優點放大數百倍,缺點也放大數百倍。

  最強大的敵人毫不掩飾的出現,且永遠不可戰勝。

  那麼先活下來再說。

高維的手術

序章

  自我是什麼?當人之所想,主目的不是為自我存在。那麼這些想法又是從何而來?

  可以是書籍,可以是與人交談中聽到,當然也可以是電視電影帶來的信息感覺。這些都是解釋。但是一些獨有的靈感會在人的思維中閃耀。

  人會認為這些複雜的靈感,創新所想,皆是自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其實人並沒有那麼複雜,自我其實很簡單。自我雖然簡單,卻在於能夠容納一切希望。

  所以對於某些高維存在來說,人是一個很好的寄存容器,寄存的片段信息,可以被人類自己的思維邏輯將其補全,流暢的保存。就像蚌保存沙礫一樣,會將其補成一顆美麗的珍珠。

  珍珠是河蚌所生,而珍珠的成分並不全來源於河蚌。但同時也並非所有沙礫都能夠在河蚌內生成珍珠。河蚌會將很多沙礫排出體內。

  所以這些高維寄存的信息過於簡單,很大一部分會被人所遺忘,畢竟大腦思考時是全身耗氧量最高的器官。被判定無意義的念頭,根本不會視為靈感,一笑忘過。

  在萬物天競自由之地。所有的位面上的生命皆為自己,將太多的幻想化為非現實加以否認。高維只能在這個區域的人類的腦海中保存極為簡單的信息。

  然而有的位面,高維上的生命可以做的過分一些,一些非常完整的片段寄存了過去。寄存一些結構,這些結構隨着生命在位面上出生就存在。或許說這個位面上的生命本身就是高維生命在背面上的拓展。

  在高維上,一個存在躺在了病床上,他看着另一個高維的存在說道:「我可能活不下去了,不會有低維的『我』跳出。而跳出的『我』也不可能是我。」

  醫生切下了重病者一部分,這是高維的一部分,一顆砂礫對於一個二維面來說信息是無限的。而這個高維的部分是可以填滿整個低維宇宙。

  完成這一切後,醫生說道:「是的,很難,能夠成功的概率很小。可是在我手上沒有安樂死。克努次的失敗,並沒有什麼?你還能在撐一段時間。也許最後一刻,低緯上的『你』,終究是能做到承載高維上的無限。」(克努是數量代詞,量級十的三千八百億次方)

幸運星

不得不殺戮的時代

  人類歷史就是戰爭史,一戰二戰後,人類極力避免戰爭,然而在各種危機的壓迫下,人類終究是越過了核武劃定的紅線。

  2060年後,歐洲的經濟終於在重重困難中解體了。二戰後歐洲各國壓制了上百年的民粹勢力終於上台。在二戰後,為了防止希特勒這樣的狂人上台,歐洲的選舉制度並非美國的贏者通吃。在歐洲極右的勢力一直存在,難以被根除,但是也難以掌權。

  而當民粹勢力最終上台,其實是歐洲選擇了民粹。老歐洲在子宮戰爭,一敗塗地,掌握生產力的人口們不願意用和其他人口分享權力。而這些掌握生產力的人口卻實實在在擁有國家的力量。所以最後一層臉皮撕破,而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徹底破碎。

  歐洲是怎麼失敗的呢?2017年烏干達一名女子以37歲年齡生育38名子女創下紀錄。在其傳奇的生育經歷中,共生育6對雙胞胎,4對3胞胎,其餘為一胎一個。非洲人口1990年人口僅6億,2015年便超過了12億。

  來自於中東和非洲的人口極為強悍的生育能力讓歐洲人口大增。然而世界有些現實很冰冷。人口並不是數字,不是增加了就對國家有利。而文化多元化也不是越多元越好,這個人類美好願景的政治正確終究是在現實中慘敗。非洲中東的文化無法適應工業時代。如果尊重他們的文化,這些多餘的人口未能達到讓工業體系繼續進步助力作用。

  二十一世紀讓工業進步的人口,至少是會看立體空間圖紙能進行複雜的算術。這種中國裝修工都有的能力。在歐洲很稀缺。歐洲的家庭的廁所出了問題,工人上門收費了(按小時收費)還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如果新增的人口服從當地的文化,歐洲的先進文化,人種差一點沒什麼?營養跟得上後,加上多動腦子,黑人都是可以出精英的。而文化多元化的政策一直持續到危機爆發。

  文化多元化的政策原本是彌合歐洲各個國家的地域差異。歐洲那個地方一個個小國家和中國一個省的級別。中國各個省都有地域差異,京區嘲笑滬區人小氣,滬區嘲笑皖區人乞丐多。魯區嘲笑豫區人井蓋問題,豫區嘲笑魯區侉子。

  中國大一統這麼久,還有地域黑。中國的大一統是歷史上無數武力過程說服大家的。儘管地域黑,但是遇到外來衝擊的時候,都會自稱中國人。

  而歐洲文化上根本做不到大一統。他們沒有那個武力統一的過程。歷史上無數想統一歐洲,用力量強壓大家文化一致的歐洲強人們都功敗垂成。

  沒有這個歷史過程,所以一致堅持文化多元化政策,文化不分高低。讓那些歐洲的小國家能夠加入,能夠在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相互理解相互融合。

  老歐洲走的不容易。再加上攪屎棍後代的燈塔國技高一籌。在中東製造的混亂。最終把老歐洲的夢給砸碎了。經濟出了大問題的歐盟名存實亡。燈塔國幹這事情,坑死了歐元這個幣種。維護了自己世界貨幣的權威。

  然而歐盟完蛋後,北約成員國之間更統一了。這裡別搞混了,歐盟是經濟組織,北約是軍事組織。兩個不一樣。沒有經濟聯盟,說話的底氣就弱。

  世界穩定的基石倒塌了一環,然而戰爭卻沒有立刻爆發。歐洲的經濟版圖並沒有被美元徹底統一。因為一條來自東方的路上貿易線被打通。從巴基斯坦開始,到伊朗,到沙特,在到以色列。最後通往歐洲。這是一條線。

  如果單單是這一條陸地上的線,其實是非常不安全的,歷次中東戰爭美國從印度洋上對中東地區打擊。哪裡不服敲那裡。那裡違背了美國的利益,敲那裡,這條路上的線其實是非常不安全的。

  所以就必須有艦隊,遠洋艦隊,航母戰鬥群組成的遠洋艦隊。能在馬六甲專治各種不服。能在印度洋上和美國艦隊形成均勢。能給中東的跟着自己走的小弟們撐腰。普京有句話說得好:「抗議一百次,不如轟炸機的翅膀煽動一次。」同樣的「國家深厚友誼這個詞說一百次,不如出動航母戰鬥群,給小國們撐腰更實在。這就和亞太各國不想讓美國離開的道理一樣,中東各國其實早就想盼着,另一個獅子過來平衡一下局勢。

  歐洲的經濟和東方聯通,燈塔沒有在經濟上,讓解體的歐洲各國尊崇自己。所以世界島上無大戰。

  然而戰爭只是延遲了,並沒有消除。隨着科技和經濟的繼續發展,世界的能源體系發生了變革,而糧食體系隨着轉基因技術將白蟻等能夠消化木質纖維的基因剪貼到了微生物上。經濟版圖出現了變革。而隨着量子計算機的出現。以及芯片技術的成熟,中國似乎又回到了1840年之前天朝上國時什麼都不需要外國產品的時代。

  就如同鴉片戰爭時期,當大英帝國,發現自己的工業品無法打開東方的市場時,情急之下,發動了戰爭。儘管東方用特色的市場經濟,放美國的農產品進入。想維持利益鏈條穩住美國。但是新技術擠壓舊產業利潤的趨勢無法逆轉。技術發展讓世界平衡破壞。商品這種東西不是領導人說的算,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國內價格低的產品,沒人會買國外的。

  21xx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是一個操蛋的時代。猶如一戰剛開始,所有的國家都以為戰爭會在兩個月結束,三戰爆發前,所有的國家都認為戰爭節奏這麼快,三個小時就能摧毀敵人的軍隊,然而所有人都錯了,都低估了人類工業文明在這個時代的耐受性。也高估了核彈的破壞力。三個小時內所有衛星全部隕落。

  衛星就像一戰前的觀察氣球一樣列強用這東西幫炮兵觀瞄欺負小國還可以。而世界大戰時,脆弱性暴露無遺,而核彈,美蘇的核彈能摧毀全人類,只不過是摧毀人類的城市,而人是會躲避的。在歐洲戰場上,俄國人的核彈根本不夠用,在歐陸戰場上不停的投擲,幫助裝甲部隊掃平前方障礙,數百顆核彈的投擲驚天動地,但是對整個歐洲大陸來說,還沒有到達炸毀一切的程度,核武上千公里的破壞半徑,在歐陸地圖上只是一個個小點而已。而在太平洋上,這是艦隊的決戰,龐大的艦隊在海面上連續幾十天的高速機動,難以捕捉。歐陸是陸戰而太平洋上則是海戰。

  滬區,各種大廈的倒塌構成了廢墟,各種鋼筋猶如麻花一樣扭曲,從斷裂的混凝土殘垣斷壁中長出來,在雨水的沖刷下鏽跡斑斑,大量細小的粉塵渣滓從混凝土岩石上衝下來,在低洼處積累了一灘灘灰色沙窪,在沙窪上是清澈的雨水。

  孟位身穿迷彩三防服在廢墟中小心行走。同時嘴裡嘟嚷着:「我討厭下雨」之類的話。孟位討厭下雨的原因很簡單,他的那個屏幕上充滿裂紋的破手機被雨水打濕了不能開機了。這就意味着一百年前的很多古典網絡小說不能看了。這些文學,在戰爭中就相當於一戰時期的香煙。沒有這個,在戰場上是很難熬的。

  曾經的東方明珠塔已經只剩下基座,被炸彈炸的攔腰折斷。高塔的上半部分在曾經是馬路的地方形成了一堵障礙物。

  孟位聽到了天空的連翼的無人機轉動着螺旋槳。這架無人機在天空中不停的巡邏。可是當孟位抬起頭看這道無人機的時候,一陣明亮划過天空,讓孟位眯上了眼。隨後滾滾雷聲,從陰暗的天空中傳來。

  從國家角度上來看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中華東方沿海城市都是這種殘垣斷壁的場景,而美國那邊,西海岸也全部被摧毀了。雙方的潛水航母戰鬥群,通過彈射電磁無人轟炸機,將雙方的沿海地區蹂躪了個邊。雙方的航母戰鬥群都能做到橫跨大洋打擊對方本土。

  然而在這種戰爭中雙方也都是需要陸地士兵的,在孟位三公里外是一個雷達站。這些雷達站點構成了預防美國轟炸機從東海方向切入的雷達網絡。陸地山密集的雷達網絡,形成了東南沿海的電磁屏障,保衛內陸不受攻擊。

  現在的戰爭空軍方面已經大量無人化,在海洋上也有大量無人潛航器,但是陸地上還是需要陸軍。因為在這個廢墟環境中地形太複雜了,地面機器行走在這裡太困難,不是說設計不出來,而是一旦設計出來,零件磨損,以及噪音等種種問題。讓地面機械兵團,未能實現。

  但是陸戰也在高科技的技術革新下發生重大變化,孟位現在的背包上中就背着一大堆貌似是石頭的東西,這些拳頭大的石頭放在亂石頭堆里,根本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內部紅外探測和攝像頭會長時間的檢測周圍的環境。

  孟位艱難的擠出膠水,將一塊偽裝監察器粘在亂石頭堆中。做完這一切,孟位轉過身,孟位正準備朝着下一個巡邏地點走的時候。孟位突然間皺了皺眉頭,隨後背後冒出了冷汗。

  孟位現在冒冷汗的原因很簡單,現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一個廢墟上凸起的石頭堆上,非常顯眼。而站在這個高處,孟位看清楚了周圍的環境。

  是的這個環境路線,孟位不知道走了多少次。在巡邏的時候,有時候內急,解開身上的三防服,隨便找個石頭堆後面拉一泡屎。至於核輻射?核爆後的核輻射會在幾十天衰減,短時間暴露沒有事情,只有長達幾個小時的暴露才會有問題。

  戰爭如此操蛋,一些健康上的問題,大家都忽略了,幾萬分之一可能性的癌症,和這個時代死的人相比簡直就是毛毛雨。

  是的孟位對這裡非常熟悉,每一條道路上每一塊石頭天天看,經常會爬到廢墟的高處俯瞰周圍的一切。

  哪地方是鋼筋眾多,(在孟位的備忘錄中,自己幾個三防服就是在那裡被劃爛報銷的。)

  哪地方是自己常去的廁所。

  哪地方有水窪是自己洗手的地方。(這個時代餐廳紙都是奢侈品。和平年代的餐廳紙,縫在布料中,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棉被。)

  哪地方有洞穴,可以巡邏完畢躺下去睡一覺。然後到規定時間返回。

  巡邏幾個月後,孟位對這裡太清楚了。這條路線只有他巡邏。其他三個同事習慣性巡邏,布置檢測器的習慣和自己是不一樣的。所以按道理這裡的環境只有自己在變動。

  而現在有的石頭位置變動了。也就是說有不速之客到了。在這個戰爭時期雙方的步兵在戰場上滲透和反滲透。

  鏡頭切換在東部大洋上。

  兩噸位兩萬噸的核潛艇,潛伏在海洋中,這些曾經為世界和平作出重要保障的海洋巨獸,在戰時做了很大的改裝。戰略核潛艇的上大型彈道導彈發射井做了改裝。這些原本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井非常大。

  改裝後用於發射袖珍潛艇,搭載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也可以裝載多個巡航導彈。(巡航導彈的體積要比彈道導彈要小的多。相當於手指和腳腕的粗細對比。)這些滲透部隊到達地區後,是為了在前線建立信息,斬首雷達站。讓空軍部隊順利壓制雷達網絡,撕開防空網,對內陸作戰。

  孟位此時的區域就是破口點,在東大洋上一支大艦隊已經在待命。投放滲透部隊的戰略核潛艇只是這隻艦隊的一部分。上萬名鷹旗下的軍人正在忙碌。

  有的在戰艦的鋼鐵走道中運輸彈藥,給轟炸機加載武裝,和燃油。

  而有的卻在暗藍色的指揮室中,盯着屏幕收集各種信息,進行分析。

  一位位白人將軍,看着桌子上的亞太地圖。用手比劃着後方的路線。這隻軍隊將發動非常短暫的攻擊,導彈,空軍,一起上。準備在十分鐘內徹底奪取電磁權和制空權。

  當這隻大艦隊開始大規模行動的時候,戰爭的另一方,整個東亞大陸沿海方向,兩百萬平方公里上,一位位軍人在警報中進入崗位,因為東海上電磁通訊,讓設皖區的東部指揮部,進入了最高臨戰狀態,最高警戒的命令從上傳遞到下方。各個雷達站都接收到了信息,同時派遣無人機在戰場上,發送信息。

  在將注意力拉回戰場上。

  這一切都在孟位出門後,三十分鐘發生,在野外的孟位根本不知道,在渾渾噩噩中巡邏了一個小時。

  殊不知一場大戰已經開始對抗了。而且在戰場上巡航的無人機也未能準確的將信息傳到孟位手上。原因很簡單,無人機飛到孟位上方的時候,恰好一道雷。讓無人機的電子系統發生了故障。

  現在孟位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周圍的情況不對,但是並不敢將目光投向四方。因為一旦讓潛伏的人明白自己暴露,這些人一定不會放自己走的。很可能一顆子彈收割自己。

  孟位猶如平常一樣走到了下方,然後緩慢的走開,在這個過程中孟位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在抖動,毛孔的漿汁不斷的向外冒。

  但是腦海中忍不住的出現,很多畫面。在戰爭的這麼多年來,孟位見到很多死亡。各種被狙擊彈一槍爆頭後,頸部以上變成爛肉的畫面。這些畫面不由自主的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而孟位確信自己的腦袋一定是在敵人的狙擊十字鏡上。

  「不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