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與讀書 - 第1章

詹宏志

旅行與讀書

詹宏志



中信出版社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目錄

獻給

王宣一(1955——2015)

序文

這些旅行,該從何說起呢?

序文

做世界的讀者

自序

旅行的意義

旅行與讀書

吟誦奧瑪·開儼的地毯商人

在印度廚房裡

長草叢中的死亡

爆炸後的天堂

冰海中的獨木舟

京都覓食記

復興振興酒店

小野二郎的壽司旋律

兩個羊頭

附錄

旅行窮盡處

版權頁

獻給

王宣一(1955——2015)

一位認真的作家、一位聰明的廚子、一位天生的美食家,以及一位熱情體貼、大方慷慨的朋友。「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場旅行,都有她低調而堅定的身影陪伴。」

序文

這些旅行,該從何說起呢?

詹朴[1]

敲敲門,房門打開,年輕的身影探出了頭。

房門之外他那年長的室友,有點難得地露出不太好意思的神情,拿了一份書稿,請他看一看,給點想法。在這之外,或許沒有直接說出口的是:這些文章是那樣的私人,比較像個人旅行的遊記,像對着親友故事分享的重整,而且是由一段一段的情節拼組而成,如果結集成書,會有什麼樣的人有興趣讀一讀嗎?

挑着燈,讀完了。

青年想了想,這該從何說起呢?

這數十篇文章,主題都是關於他年長室友最主要的人生志趣:旅行和讀書,時而講讀書,時而講旅行,時而透過旅行來講讀書。當然也跟組成的旅行夥伴有關,所以還有許多篇幅,敘述旅行中遇到的那些食物。

像是一個書生,看了一輩子的書,從某一天開始踏出了門,其實就再也沒有停下來過,透過那些旅行中遇到的經歷來回想過去讀到的書中的源起和典故。像是一個旅人,一個一輩子渴望旅行的旅人,從內心自我探索式的追尋,到現實中背着背包抵達遙遠的另一端,或者說從書本中的旅行一路走到現實世界中的旅行。

所以什麼樣的人會看這本書呢?所以這本書是寫給什麼樣的人看的呢?當然也許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人會想看:喜歡旅行的人,喜歡旅行中探索美食的人,也去過書中提及的那些地點而好奇不同旅者觀點的人,和青年一樣喜歡透過故事旁支的敘述來獲取知識和想象畫面的人。

可是比起那些人,這些文章更像是寫給旅人自己的。像是對着過去年輕的自己的分享:「也許過了三十年才抵達,但最終我們還是到了當年那些看着書想象中的地方。這裡還跟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也許是看着吉卜林所寫的《基姆》(Kim)描述過的那些印度的風景民俗,還有那缽跟喇嘛一起化緣的飯,想象印度這樣的食物是否常見;也許是看着郵購的地圖,想象某座島嶼上的一草一木。

有多少對於世界的想象最初都是來自於這些故事或是其他人的遊記,而真的抵達了,也許比想象中的更奇特,也許比想象中的更平凡,也許什麼都沒有變,但等到真的到達了卻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也許會失望,也許儘管失望卻還是很滿足。旅行是孤獨的人在尋找不孤獨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獨的人在尋找孤獨的方式。

我們已不是活在探險家的時代,所有的地方就算再偏遠,也幾乎都有人抵達過。大量的照片和經歷被傳送了出來。這是一個信息充足、旅行更加便利的時代,要去到電影中、小說中、歷史中那些描述過的地方,好像沒那麼困難了。描述多了,可以想象的空間卻好像少了,即便透過寂寞星球也很難再能碰觸寂寞。

旅行方式一直在轉變,也許要花更大的氣力去選擇避開而不是選擇探索;也許很多地方已經變成了觀光景點,但是生活中和風土民俗中的細節是一直在變動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個角落,是自己的體驗;也許再也沒有到不了的島嶼了,但抵達的過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專屬的。在現代找不到的,於是透過了書,穿梭時代去想象,畢竟旅行永遠是想象和真實並行的。

這是一本旅人對過去的自己訴說的書。每一篇也許是一個夜晚的床邊故事,也許是一次飯後的茶餘時光。未必會有開頭和結尾,是一章一章的經歷。喜歡讀很多很多書的旅人總是有太多想說的,而想說的是說不完的,於是透過幾段旅程作為引子,一邊回顧一邊追憶,讓想說的那些事,漸漸聯結成一塊。

其實原本的版本是更雜一些的,更多的主題交織在一起,青年雖然喜歡閱讀越長越好的文章,但卻建議先專注講旅行吧。於是年長的室友丟回了一個題目:那幫我寫一篇序吧。可能還是有沒說出口的,其實是想問問看:這些旅行有趣嗎?會找到有共鳴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