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輪下:譯本序 線上閱讀

赫爾曼·黑塞說過:「要敘述我的故事,得從遙遠的過去說起,如果可能,我還要追溯得更遠,直到我孩提時代的最初歲月,以及我遠祖的生平。」1黑塞常沉湎於青少年時代的回憶中,追思往昔,用盡全力描繪消逝了的歡樂、悲切、迷惘和煩惱,以及熱烈的企求和憧憬。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常帶有自傳色彩。當然,他的回憶不僅停留在對過去的冷靜觀察,而是一種自我表現、自我分析,他這種探究內心自我的作品意境在德語文學中是出類拔萃的。

1 長篇小說《德米安》自序。《黑塞全集》第五卷,西德法蘭克福蘇爾坎普出版社,1970年版。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赫爾曼·黑塞出生在德國施瓦本地區卡爾夫鎮的一個基督教新教牧師家庭。父親和外祖父都是虔誠的傳教士,母親的文化修養也較高。黑塞在家庭的薰陶下,從小興趣廣泛,酷愛寫作繪畫。一八九年他被送進哥平根的拉丁文學校學習,準備參加符騰堡州一年一度的「邦試」。一八九一年六月他順利地通過「邦試」,進入毛爾布隆神學校學習,子承父業。但是,他立志要做個詩人,不久便輟學離校,進工廠當學徒,也曾做過書店的夥計。從一八九五年起埋頭研究十八、十九世紀的文學。歌德、席勒和諾伐里斯等人的作品開闊了他的眼界,為其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他終於執筆作文,一九〇四年成為專業作家。是年,與瑪利亞結婚,婚後移居巴登湖畔,埋首寫作。他厭倦資產階級的都市文明,一九一一年結束幽居生活後到印度旅行,了解、熟悉東方世界。回國後移居瑞士伯爾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投入爭取和平的運動,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在《新蘇黎世報》上撰文呼籲人道和理性,因而遭到誹謗,精神壓抑。一九二三年加入瑞士籍,此後一直定居在瑞士南部的蒙太格諾拉村,一九六二年因腦溢血病逝,葬於羅加諾湖畔的教堂墓地。

黑塞是位多產作家。作品有小說、詩歌、雜文等,但以長篇小說為主。其作品常流露出對童年和鄉土的思念,充滿着對自然和人類的愛。他敘述自己的感受,抒發心靈的孤獨,描述年輕人的彷徨苦悶,反映生活現實,揭露社會積弊,諸如他的自傳體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在輪下》;以探求心靈解脫、內心自我追求為主題的《德米安》、《荒原狼》以及試圖在宗教哲學思想中尋求精神上的理想世界的《玻璃球遊戲》等等,都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他對德語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國際文壇上享有盛譽。曾獲歌德文學獎,馮塔納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一九四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黑塞的母親瑪利亞·貢特爾的回憶,作家的寫作活動始於一八八四年,七歲的黑塞就寫了一些短詩,一八八六年五六月間寫過一首無題詩,一八九二年五月,當他離開毛爾布隆神學校之前寫了一首回憶他因逃學而受處分的詩,題為《禁閉室》,到一八九五年秋,作家寫了九十多首詩,但一首也未發表。

黑塞的成名作是一九四年發表的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小說主人公彼得·卡門青特是農家子弟,天賦很高又耽於幻想,在神父和鄉親們勸說下,父母設法把他送進學校,他念完大學便廁身上層社會。這期間他經受種種挫折,最終認識到他一心尋求的美、愛情和友誼只不過是種徒勞。冷酷、虛偽的上層社會使他懂得「現代文明」的實質,發覺自己在這種社會中永遠是個陌路人,然後心情沉重地返回久別的故土,在純樸的人民和大自然中去尋求溫暖、親切和真正的生活。卡門青特的道路正是黑塞的艱辛歷程,卡門青特也正是黑塞的身影。

《彼得·卡門青特》發表之後,一九六年《在輪下》問世。這部寫於一九三——一九四年,一九六年正式成書出版的小說,更帶有作家自傳特色,藝術構思也是其創作初期認真探索所取得的成就。

令人迴腸盪氣的直抒胸臆,細膩深刻的自我剖析是黑塞作品的動人之處,但是他還另闢蹊徑,努力探索在作品中更好地反映內在自我的方法。當然,作家在塑造人物時,常會把自己作為原型融入作品的人物中,而黑塞不僅把主人公和他本人的經歷感受融為一體,而且還通過作品中兩個親密朋友的生動形象,分別體現出現實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這種雙重的自我刻畫正是黑塞早期作品的鮮明特色。小說《在輪下》可說是具有這種藝術特色的力作。所以時至今日,這部作品仍以那種幽微的淒切之情,清淡的抑鬱之感扣動讀者心弦。

《在輪下》描述的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少年朋友,漢斯·吉本拉特和赫爾曼·海爾納真摯動人的交往故事。也是一篇對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德國舊教育制度的血淚控訴。

故事從敘述主人公漢斯·吉本拉特的家庭境況展開。他出生在一個小市民家庭里。父親吉本拉特先生是個掮客,此人「經商才能平平庸庸,對金錢還抱有一種實實在在的、出自內心的崇拜」。母親因病早逝。自幼喪母的漢斯·吉本拉特得不到家庭溫暖,更「缺乏與人接近的才能」。這種沉悶抑鬱的家庭氣氛養成漢斯沉默孤僻的性格,作者擷取這環境意在創造氣氛,烘托人物的性格,為其悲慘的結局留下伏筆。

書中着墨甚多的,除漢斯之外,就是他的摯友赫爾曼·海爾納。作者通過對這一對朋友的出生、外貌、舉止、情趣、愛好等等的對比,進一步展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有「一雙嚴肅的眼睛、聰明的前額、雅致的步態」的漢斯·吉本拉特在愛好虛榮的父親和老師們的「關心」下被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總是帶着「一張睡眠不足的臉,一雙外圈發黑、疲憊不堪的眼睛,默默地像受人驅趕似地到處走動」。他雖潛心學習,但學識淺薄,生活平淡無奇。他害怕大城市的喧譁,更無法理解海爾納關於天上的浮雲、海上的船隻的遐思冥想,甚至不敢想象海爾納敢於在書本上亂塗亂寫的「褻瀆神明」的行為。而他的好友海爾納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是母親的寵兒,他感情奔放、任性倔強、充滿幻想。他見多識廣,興趣廣泛,愛好寫詩作畫,對神學校那種枯燥無味的學習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圍極端厭惡。

作者用細膩的心理刻畫,進一步揭示了這一對朋友的內心世界,使這兩個人物的個性更為鮮明。「邦試」名列第二的漢斯「在凱旋之中追求功名之心抬頭,力圖出人頭地的驕傲情緒滋長」。他埋頭學習,把保持名列前茅、爭取第一看作是唯一理想,因而,他能忍受神學校荒寂的艱辛生活。他「只顧走自己平靜的道路」,「對於會妨礙他學習的事,一概棄而不顧」,甚至還一度感到與海爾納的友誼成了他不堪忍受的負擔而厭棄過對方。而他的好友海爾納則把在神學校的學習看作苦役。他厭惡虛偽的追名逐利,「你就是得個第一或者第二,那又怎麼樣呢?我得第二十名也不見得因此就比你們這些功心名切的人笨!」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言論,他生活得熱切、自由,他似乎鄙視周圍一切。他對神學校的清規戒律和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的非議和抨擊,使漢斯逐漸產生了擺脫經院教育和追名逐利思想的束縛的要求。

乍看起來這一對朋友「一個粗心大意,一個認真踏實;一個是詩人,一個則熱衷於功名」,是最不匹配的一對,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卻是互相補充,互不可少的摯友。他倆的友誼雖曾遭到同學們的蔑視和非議,也經歷過一度的波折,然而,友誼的紐帶系得愈來愈緊,他們的友情也愈益深沉。

黑塞善於捕捉和運用典型細節,描寫人物內心深處的那種真摯、熾烈的感情。他選取了兩個朋友對同一事件所抱的態度這一細節,進一步刻畫了這兩個人物形象。神學校的校長作了一次笨拙的嘗試,他把漢斯叫到辦公室,詢問他和海爾納之間的關係,向漢斯提出了與那個「不知足、不安分的」,對他不會有好影響的海爾納疏遠的要求。不料,一貫循規蹈矩、唯命是從的漢斯卻答以:「這我做不到,校長先生。」「你做不到,那是為什麼?」「因為他是我的朋友……」寥寥數筆的一問一答,就勾勒出了漢斯與海爾納之間的友情。校長被迫改變策略,下令禁止海爾納繼續陪伴漢斯一起散步。這一禁令引起了海爾納與校長的激烈爭吵。「誰也無權禁止他們交往」這句話激怒了校長,結果海爾納受到禁閉處分。作家進一步深化海爾納這個令人喜愛的形象。為了友誼,他要讓校長看看「他的意志勝過命令和禁令」。他終於以行動予以反抗,受罰的第二天就逃出了神學校窒悶的牢籠。

這一細節揭示了漢斯和海爾納的內心世界,深化和豐富了這兩個互為補充的人物形象。

小說的結局是海爾納因出逃之事拒絕悔過而被開除。漢斯因病輟學回家,後來在工廠當學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結識了鞋匠師傅的侄女愛瑪,與愛瑪的愛戀為他艱辛的學徒生活增添了樂趣,不料,愛瑪不久不辭而別,返回她的家鄉。漢斯在羞愧和痛苦之餘,投河自盡,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這裡不妨讓我們來對照一下作者少年時的經歷,就不難看出黑塞所採用的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的雙重自我刻畫的藝術特色。

童年的黑塞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父母說:「他是個不尋常的、難於駕馭的早熟孩子,有特殊的理解能力,喜歡觀看天空的浮雲,愛好作畫,也能歌唱,他是使父母、教師煩惱和憂慮的根苗。」2一八九一年他考入神學校,學校對他雖沒多大的吸引力,但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從表面看,似乎他力求繼承父業,其實他不堪忍受神學校的僵化教育。正如他在《我的傳略》中所說:「我生來像羔羊般溫順,又像肥皂泡那樣易於擺布……卻反對任何形式的告誡,尤其在青年時代,這種告誡總引起我的倔強反抗。」3

2 見約瑟夫·米勒克:《赫爾曼·黑塞》一書,貝爾特斯曼出版社1979年版。

3 《黑塞全集》第十卷,西德法蘭克福蘇爾坎普出版社1970年版。厭惡煩瑣僵化的經院教育,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反對強權,維護自我的意志,促使他於一八九二年三月間的某一天突然擅自離校,次日回校後受到禁閉八小時的處分。從此,他愈加孤獨苦悶,精神健康均受到戕害,不得不提前離校,到博爾浴場,父親的一位朋友那兒去治病,在治療中因對友人的狂熱眷戀未能得到應有的酬答,加之治療方法不當,他意志頹喪,自殺未遂。這一段閱歷與小說的主人公漢斯·吉本拉特所走的道路頗為相似。

作者在本書中逼真地再現了他自身的經歷,甚至還選取了不少令人難忘的細節。例如:漢斯與黑塞一樣通過了六月份在州府舉行的「邦試」後在家鄉小鎮度過了七個星期歡樂愉快的假期,九月份到達毛爾布隆神學校後又被安排在黑塞當年呆過的希臘室,他也像黑塞一樣迷戀於荷馬、拉丁文和歷史,甚至連與同學角逐挨揍等細節都全然相仿。由此可見,作者盡情抒寫了自己這一段飽嘗辛酸的生活歷程。無疑,他以毛爾布隆時期的自己為原型塑造了漢斯。漢斯·吉本拉特就是體現了他痛苦地順應現實的一面,而赫爾曼·海爾納則是在博爾浴場就醫和進入社會受折磨,體現了在彷徨中進行反抗的黑塞的自我寫照。

當然,《在輪下》既是作者經歷的回顧,更是當時德國青年一代彷徨苦悶、企求解脫的精神狀態的反映。作者把主人公的命運與資本主義社會腐朽的教育制度和社會現實聯繫起來,對漢斯所屈服的,就連黑塞本人也幾乎要屈服的強權:學校、神學和權威,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控訴,其意在「把自己從不愉快的回憶中解放出來」4。

4 見《黑塞全集》第十卷。

黑塞面對現實,正視人生,可是現實社會的倫理道德、習俗風尚在不斷摧殘着眾多的美好事物,基於這種認識,他塑造的聰慧、溫順、功名心切的漢斯之必然遭受戕害也是意料中事。黑塞在苦悶中對現代文明社會產生懷疑,不斷地尋找一條通向真正自我的道路,追求着更美好、更崇高的境界。因而,海爾納隻身衝破牢籠,踏上社會,探索人生道路,也正體現了作者的自我。這樣,漢斯和海爾納這一對朋友——現實中和理想中的人物——便融為一體。黑塞採用這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體地說,他用一主一次,一個形象襯托另一個形象這種組合的形式使其作品更為親切感人。他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幾乎都來自於他自己的原型,書中主人公的親密朋友幾乎也都是他曾經喜愛或者期望中的理想人物。不過,《在輪下》比起《彼得·卡門青特》來更臻成熟。

《彼得·卡門青特》中的主人公被迫應時順勢,幾經曲折,最終歸返故里,其摯友里查德則不幸溺死在水中。它暗喻着黑塞這時的一切努力都化為泡影。《在輪下》中雖則也安排了一生一死的結局,但是倖存者海爾納已是一個敢於違抗習俗,褻瀆神明的反叛者。顯然,黑塞作品裡的社會批判內容有所增加,這也顯示了作者力圖從淒切的往事中振作精神以期待光明。

《在輪下》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作者善於把樸實無華的、簡潔通暢的口語與對生活的詩情濃郁的描述結合起來,把家鄉妍麗多姿的生活畫面刻畫得十分動人,無論是古老的石屋、秋天酣美的果汁,還是河岸的垂釣、綺麗的夜晚,都蘊含着一種沃土的清香,產生誘人的藝術魅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黑塞以景寓情的表現手法。他沒有直接說出漢斯投河自盡,而是寓意深長地點了一筆:「寒冷的淡藍色的秋夜俯視着他那在黑暗中漂流而去的瘦弱身體。」淡淡幾筆給人留下了悲涼淒切之感。

小說的結尾更表現了作者匠心獨具的藝術魅力。你看:「小城上空是一片歡快的藍天,山谷里河水在閃耀,長着樅樹的群山柔和蒼翠,一望無際。鞋匠悲傷地苦笑着,挽着吉本拉特先生的手臂。吉本拉特先生由於此刻的寂靜,由於此刻充滿奇特痛苦的思想,正猶豫地、不知所措地向着他那習以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走去。」與歡快柔和的自然景色交相輝映的卻是吉本拉特先生奇特痛苦的思想。「猶豫地」、「不知所措地」、「習以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更是寓意深長耐人尋味。

所有這些給黑塞的作品以遒勁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感染力。當然,作品中所表現出的那種淒婉抑鬱的情調,我們應放在他所生活的具體環境和時代去理解。

譯 者
一九八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