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星閃耀時: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 四 線上閱讀

不幸的是,這樣一些指責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把自己的計劃瞄準今後世世代代的威爾遜是用不同於歐洲各國人民的尺度去衡量時間的。他覺得,四五個月的時間對要實現一個千年古夢的使命來說並不算多。然而就在這段時間之內,由各種不知底細的勢力所組織的志願軍團在東歐四處征戰,他們占據領土,整片整片接壤的狹長地帶還不知道屬於誰和應該屬於誰呢。德國代表團、奧匈帝國代表團在停戰四個月之後還沒有被接待。在那些尚未劃清的邊界後面,各國人民變得焦躁不安起來。政治形勢驟變的徵兆清楚表明:明天匈牙利,[50]後天德國,[51]都會出於絕望而把自己託付給布爾什維克。[52]所以外交官們迫切要求迅速有個結果——迅速締結和約,管它公正不公正,並且要先清除掉擋在簽訂和約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首先要除掉滋生麻煩的《國際聯盟盟約》。

[50] 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51] 1919年3月3日,德國共產黨總部和柏林黨組織聯合向柏林工人發出總罷工號召,提出「一切權力歸工人蘇維埃!」的口號。柏林有五天時間處於無政府狀態。政府軍駐柏林司令官諾斯克宣布戒嚴並實行軍事管制。3月8日,罷工領導人宣布停止罷工,但軍事管制直到3月17日才解除。在這次激進的斯巴達克派和政府軍的戰鬥中,約有一千二百人喪生。

[52] 布爾什維克(俄文Болъшевик的音譯),意即多數派。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制定黨綱、黨章時,以列寧為首的多數派同馬爾托夫為首的少數派展開激烈鬥爭,在選舉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時列寧派獲多數,故名。1912年在該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孟什維克(少數派)被清除。以後,布爾什維克成為共產黨的代名詞。

威爾遜回到巴黎的第一時間就足以向他表明,他在此前三個月內所創建的一切基礎在他短暫回國的一個月內受到暗中破壞而面臨坍塌。福煦元帥[53]幾乎就要實現他堅持的一貫主張:把《國際聯盟盟約》從和約中刪除。不過,威爾遜的鋼鐵般決心在這關鍵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堅決不後退一步。在他回到巴黎的第二天——1919年3月15日,他通過新聞界正式宣布:1919年1月25日巴黎和會通過的決議——「《國際聯盟盟約》將是和約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有效。這項聲明是對那種企圖的第一次反擊。——企圖不是在新的《國際聯盟盟約》的基礎上,而是在協約國之間簽訂的舊的倫敦密約的基礎上締結對德和約。威爾遜總統現在可清楚地知道了,那些恰恰在昨天還鄭重其事地發誓要尊重民族自決權的幾個大國,[54]它們一心想要得到的是什麼:法國要求得到德國的萊茵地區和薩爾地區;意大利要求得到阜姆港和達爾馬提亞地區;[55]羅馬尼亞、[56]波蘭[57]和捷克斯洛伐克[58]也想得到它們各自的一份戰利品。如果威爾遜不進行反擊,那麼《巴黎和約》將是又一次按照拿破崙[59]、塔列朗[60]、梅特涅[61]簽訂掠奪性和約的臭名昭著的方法而締結的和約,而不是按照威爾遜提出的、並被巴黎和會鄭重通過的原則而締結的和約。

[53] 福煦(Ferdinand Foch, 1851—1929),1918年5月就任協約國軍總司令,8月升為法國元帥。11月11日接受德軍投降,他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軍勝利的主要領導人。戰後被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著有《兵法原理》等。

[54] 指當時參加巴黎和會的英、法、意、日等國。

[55] 阜姆港(Fiume)是亞得里亞海的樞紐,戰前是匈牙利貨物的重要出海口,南斯拉夫人認為它屬於斯洛文尼亞或克羅地亞,1915年的倫敦密約把它劃歸克羅地亞。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在和會上提出要求兌現倫敦密約的同時又要求得到阜姆港和達爾馬提亞地區(Dalmatien),英、法、美為了擴大自己在巴爾幹國家的影響,對意大利的上述要求不予支持,不僅如此,「三巨頭」還提出了一條所謂「威爾遜線」,將倫敦密約許諾給意大利的土地加以縮減。奧蘭多一氣之下離開巴黎回國,想以此要挾,可是他的做法幾乎無人理睬。1919年5月7日,奧蘭多又重返巴黎和會。最後達成的《凡爾賽和約》規定:阜姆港被宣布為自由港;達爾馬提亞海岸外的若干海上島嶼割讓給意大利;達爾馬提亞沿岸地區割讓給南斯拉夫。

[56] 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獲得大量財產和人口。它從匈牙利獲得整個外希伐尼亞,從奧地利獲得布科維納,從俄國獲得薩拉比亞,其領土和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57] 波蘭本是歐洲古國之一,自從被普魯士、俄羅斯、奧匈帝國瓜分滅亡之後,波蘭人民無時不以復國為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有利時機,因為德俄雙方都想爭取波蘭人的支持。1916年11月5日,中歐國家已承認波蘭王國的獨立。1918年10月德國崩潰之後,波蘭軍總司令皮爾蘇德斯基將軍宣布波蘭已是一個獨立國家,他本人是波蘭獨立政府的首腦,並提出巨大的領土要求——恢復1772年的波蘭舊有東疆,即大致在杜味拿河和第聶伯河一線。波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建的第一個大國,其面積幾乎和德國差不多大,儘管人口尚不足三千萬。

[58] 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成立的國家,完全是巴黎和會的產物,其領土主要割自德國和奧匈帝國,包括波希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當時有六百多萬捷克人,將近二百萬斯洛伐克人,三百五十萬日耳曼人和不足一百萬的匈牙利人。

[59] 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1769—1821),即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âparte),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 1815)。1796年春任意大利方面軍司令,1796—1797年間法國為擊退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強敵奧地利,拿破崙進軍意大利,威逼維也納。1797年10月17日,拿破崙代表法蘭西共和國在康波福米奧村(Campo-Formio, 在今意大利東北部)和奧地利帝國的代表科本茨伯爵(J. L. J. Cobenzl, 1753—1809)正式簽署《康波福米奧和約》。和約分公開和秘密兩部分,規定:奧地利承認萊茵河為法國的邊界,承認法國在北意大利新建立的西沙爾平共和國,奧地利放棄對原奧屬尼德蘭(今比利時)和北意上述地區的主權,瓜分原威尼斯共和國,愛奧尼亞群島歸法國;等等。

[60] 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 1754—1838),法國著名外交家。1797年起歷任法國督政府、執政府外交部長(1797—1807),後任拿破崙第一帝國和復辟王朝初期的外交大臣(1814—1815)。在其任執政府外交部長期間,拿破崙利用俄國與奧國、英國的矛盾,集中打擊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主力奧軍,1800年6月14日,拿破崙在馬倫哥(Marengo, 位於意大利北部)擊潰奧軍。奧地利被迫求和。1801年2月9日,法國和奧地利在法國的呂內維爾簽訂由塔列朗參與的《呂內維爾和約》,該和約確認1797年簽訂的《康波福米奧和約》,重申比利時和萊茵河左岸為法國領土,承認法國的諸附屬國西沙爾平(Cisalpine),利古里亞(Liguria)、黑爾維謝(Helvetic)、巴達維亞(Batavia)等共和國的「獨立」。

[61] 梅特涅(Klemens Wenzel Nepomuk Lothar von Metternich, 1773—1859),奧地利外交大臣(1809—1848)和首相(1821—1848),公爵。拿破崙帝國瓦解後,歐洲各國於1814年10月—1815年6月在維也納召開會議,領導會議的是奧、普、英、俄四國。1815年6月9日,維也納會議簽署了總協議,總協議規定:比利時和荷蘭組成尼德蘭王國,重申奧地利在意大利東北部的統治地位,使奧地利控制許多小公國;俄國得到波蘭王國,普魯士占有薩克森北部和波茲南,馬耳他島歸英國所有,等等。

那是鬥爭十分激烈的14天。[62]威爾遜本人不願意讓法國兼併薩爾地區,因為他把這種兼併視為是對其他各種破壞「民族自決權」的第一個先例,而且事實上意大利已經在用要離開巴黎和會[63]進行威脅呢。——意大利覺得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法國的要求並無二致。法國的報紙大肆煽風點火,說布爾什維克主義已從匈牙利向四處蔓延,協約國的歐洲各盟國也煞有介事地說,布爾什維克主義不久將殃及全世界。即使在自己最親密的顧問——國務卿羅伯特·藍辛和私人顧問豪斯上校身上,威爾遜也越來越感覺到他們的反對。甚至連他以前的朋友們都勸他,面對眼前世界上一片混亂的局面,現在必須趕緊締結和約,而寧可犧牲一些理想主義的要求。威爾遜面臨着一條異口同聲的陣線。而從美國敲擊他後背的是,由他的政敵和競爭對手所煽起的公眾輿論。有些時刻,威爾遜真覺得自己已精疲力竭。他向一個朋友坦誠地說,他已無法再堅持這種一人對眾人的鬥爭,並已下定決心,如果他無法實現自己的意願,那麼他就離開巴黎和會。

[62] 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國際聯盟盟約》和建立國際聯盟。威爾遜說,這是「一個有着共同的目標和意願的聯盟」,但他同時指出,國聯不是一個同盟。因為如果是同盟的話,這就違背了美國奉行的門羅主義。為了使「國聯盟約」能在美國獲得通過,威爾遜力爭要在「國聯盟約」中寫入有關門羅主義的條款。其實,門羅主義既不是國際條約也不是地區諒解,而是美國為維護自己在美洲的利益的一項外交政策。經過威爾遜向英、法等國做出重大讓步,終於將有關門羅主義的條款寫進了「國聯盟約」。盟約第二十一條稱:「本盟約中的任何內容都不被認為會影響到為確保維護和平的國際協定,如仲裁條約或是地區諒解,如門羅主義的合法性。」但是,威爾遜為此做出的讓步,既違背他提出的「十四點原則」,也違背《國際聯盟盟約》的原來宗旨。勞合·喬治對威爾遜說:「關於海上自由這一條,我們是有保留的,現在要我們支持國際聯盟,又要我支持把門羅主義的保留列入盟約,那你看這個海上自由……」於是,威爾遜在1918年12月21日對《泰晤士報》記者的談話中只好承認,「基於英國的地理位置的事實和由於它的歷史傳統,在一切海軍問題上,必須承認它享有特殊利益」。克里孟梭對威爾遜說:「你不是要國際聯盟嗎?那先要滿足我的合理的領土要求。」於是,威爾遜表示同意。日本代表牧野對威爾遜說:「如果不滿足日本接管在山東的一切利益,日本決不在和約上簽字。」既然不在和約上簽字,當然就是不參加國際聯盟。於是,威爾遜慨然滿足了日本的要求。參閱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177頁。

[63] 1919年4月3日,正當修改後的《國際聯盟盟約》準備在巴黎和會上批准時,意大利首相奧蘭多藉機在「四巨頭」會議上再次提出意大利對阜姆港的領土要求,並暗示:如果不同意意大利的要求,他將退出和會。由於謠傳奧蘭多將自行宣布意大利擁有對阜姆港的主權,1919年4月23日,威爾遜先發制人,他聲言小國的權利必須得到保障,意大利不得占有阜姆港及達爾馬提亞的土地,這片土地應屬於南斯拉夫。威爾遜的表態激起意大利反對威爾遜的風潮。奧蘭多退出「四巨頭」會議。不過,1919年5月7日,奧蘭多又重返巴黎和會。

在這場一人對眾人的鬥爭中,到末了還有最後一個敵人突然向他襲擊,那就是來自內部的敵人——來自他自己身體的敵人。1919年4月3日,正當殘酷的現實與尚未完成的理想之間的鬥爭處於決定性的關鍵時刻,威爾遜突然不再能夠坐立。突發的流行性感冒迫使這位63歲的老人不得不躺在床上。不過,時間比他滾燙的血液更令人感到刻不容緩;時間不讓這位即便已生病的老人稍微歇一歇;各種報告政治性災難的消息,猶如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的閃電。1919年4月5日,共產主義在巴伐利亞取得政權[64],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在慕尼黑宣布成立。處於半飢餓狀態並夾在布爾什維克的巴伐利亞和布爾什維克的匈牙利之間的奧地利隨時都有可能加入蘇維埃共和國的行列。隨着眾人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強,獨自一人要為一切承擔的責任也就越來越重。所有的人把這位已經精疲力竭的人一直糾纏和催逼到了床邊。克里孟梭、勞合·喬治、豪斯上校就在隔壁的房間裡商談着呢。他們都已下定決心,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讓巴黎和會趕緊有個結果,而這個代價就是威爾遜應該放棄他的要求和他的理想;現在所有的人都一致要求:必須把威爾遜提出的「持久和平」擱在一邊,因為這種「持久和平」阻擋了現實的和平、軍事上的和平、能獲得物質利益的和平。

[64] 獨立社會黨人恩斯特·托萊爾、古斯塔夫·蘭道爾等人於1919年4月5日在慕尼黑奪取政權,並於1919年4月7日宣布成立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兩天以後,1919年4月9日,巴伐利亞共產黨斯巴達克派的馬克斯·萊維恩、厄岡·勒納亞等人也宣布成立自己的蘇維埃政府。於是,在慕尼黑出現三個並存的政府。由巴伐利亞邦議會選舉組閣的邦政府總理約翰內斯·霍夫曼不得不向巴伐利亞邦內外的民族主義軍官發出呼籲,要求他們支撐自己的政府。不久,以里特·馮·埃普為首的志願軍團和聯邦軍隊開進慕尼黑恢復秩序。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僅存在兩個星期,但殘酷的戰鬥進行了好幾天。據官方數字,自1919年4月30日至5月8日,共有557人被殺害。最後政府軍控制了慕尼黑市。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恩斯特·托萊爾等被判處無期徒刑。共產黨斯巴達克派領導的蘇維埃政府領導人馬克斯·萊維恩和厄岡·勒納亞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