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第一部 第十一章 鸚鵡螺號 線上閱讀

尼摩船長起身離席。我跟着他走。廳後雙重門開啟,我走進另一間房間,大小與剛才離開的餐廳相當。

這是一間圖書室。只見鑲銅紫檀木書架又高又大,寬大的隔板上放置大量統一裝幀的書籍。書架貼牆而立,渾然一體,下部擺着栗皮大沙發,沙發弧線恰到好處,極其美觀舒服。裡面備有幾張輕巧的活動書桌,可以隨意推開或拉近,便於放書和閱讀。圖書室中央立着一張大桌子,上面放滿了小冊子,中間夾雜着幾張舊報紙。電光普照,滿屋和諧,原來光源來自渦形天花板上鑲嵌着的四個毛玻璃半球狀燈泡。我看着這間精心布置的圖書室,讚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尼摩船長,」我對主人說,他剛在一張長沙發上躺下,「這間圖書室,就是放到大陸宮廷內也絕不遜色,當我想到它竟能隨您潛入海底,真是感到妙不可言。」

「哪裡去找更隱秘、更幽靜的場所,教授先生?」尼摩船長回答道,「您在博物館的工作室能讓您得到如此充分的休息嗎?」

「找不到,先生,而且,我還得補充說,與您的相比,我的工作室就顯得太寒酸了。您有六七千冊藏書吧……」

「是一萬二千冊,阿羅納克斯先生。這些書是我與陸地的唯一聯繫。但自從我的鸚鵡螺號首次潛入海下那天起,對我來說,世道已經完結。那一天,我購買了最後幾本書,最後一批小冊子,最後幾張報紙,此後,我寧願相信,人類不再思想,不再寫作。這些書,教授先生,從此就由您來支配,您可以隨意使用。」

我謝過尼摩船長,不由走近書架。書架上各種語種的科學、倫理和文學書籍豐富多彩,但沒有發現一部政治經濟方面的書籍,看來船長嚴禁此類書籍上船。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書一律不分門別類排列,也不按語种放置,這說明鸚鵡螺號船長閱讀時可以隨心所欲,順手拈來。

在洋洋大觀的書籍中,我發現有古今大師的傑作,也就是說,這裡有人類在歷史、詩歌、小說和科學諸方面出版的最優秀的成果,從荷馬到維克多·雨果〔1〕,從色諾芬〔2〕到米什萊〔3〕,從拉伯雷到喬治·桑夫人〔4〕。但最為可觀的是科學類書籍,它們構成了圖書室的主體,諸如機械學、彈道學、水文地理、氣象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科學著作,占據地位之重要並不亞於自然史著作。我知道,這些學科都是船長研究的主要領域。我發現書架上有洪堡〔5〕全集、阿拉哥全集以及傅科〔6〕、亨利·聖克萊爾·德維爾〔7〕、夏斯爾〔8〕、米爾納-愛德華茲〔9〕、卡特法熱、廷德爾〔10〕、法拉第、貝特洛〔11〕、塞奇教士〔12〕、彼特曼〔13〕、莫里艦長〔14〕、阿加西斯〔15〕等名家著作,還有科學院論文集、各地理學會的簡報等等。我的兩卷著作也放在顯著位置,也許正是這兩本書使我得到尼摩船長比較寬厚的款待。在約瑟夫·貝特朗〔16〕的著作中,《天文學的創始人》一書甚至給我留下一個確切的日期,得知此書是1865年出版的,由此可以斷定,鸚鵡螺號肯定不是在此前下水的。這麼說,尼摩船長的潛水生涯最多不超過三年時間。當然,我希望看到更新的著作,以便確定更準確的日期。不過,來日方長,以後我還可以繼續搜尋證據,但我現在不想耽擱過多時間,以免延誤我們在鸚鵡螺號上的觀光遊覽活動。

〔1〕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大詩人,大作家,代表作有《歷代傳說集》、《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2〕 色諾芬(約前430—約前354),古希臘歷史學家,著有《遠征記》、《希臘史》等。

〔3〕 米什萊(1798—1874),法國歷史學家。著有《法蘭西史》、《法國革命史》、《十九世紀史》等。

〔4〕 喬治·桑夫人(1804—1876),法國女作家,著有《印第安娜》、《魔沼》等。

〔5〕 洪堡(1769—1859),德國自然科學家、自然地理學家,近代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著有《宇宙》、《中亞》、《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等。

〔6〕 傅科(1819—1868),法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7〕 亨利·聖克萊爾·德維爾(1818—1881),法國化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著有《化學教程》等。

〔8〕 夏斯爾(1793—1880),法國數學家。

〔9〕 米爾納-愛德華茲(1800—1885),法國生物學家。

〔10〕 廷德爾(1820—1893),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主要研究輻射熱,發現「廷德爾效應」。著有《視作一種運動模式的熱》、《論聲》等。

〔11〕 貝特洛(1827—1907),法國化學家,法國化學學會會長,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曾任法國教育部部長、外交部部長。著有《合成有機化學》、《中世紀化學》等。

〔12〕 塞奇(1818—1875),意大利天文學家。著有《太陽》等。

〔13〕 彼特曼(1822—1878),德國物理學家、製圖學家。著有《博格豪斯世界自然地圖集》、《非洲內陸與德蘭士瓦地圖集》等。

〔14〕 莫里(1806—1873),美國海軍軍官、地理學家。著有《海洋自然地理》、《我們居住的世界》等。

〔15〕 阿加西斯(1807—1873),美國自然科學家,著有《冰川概論》等。

〔16〕 貝特朗(1822—1900),法國數學家。

「先生,」我對船長說,「謝謝您允許我使用這個圖書室。這裡富含科學寶藏,我肯定會從中獲益的。」

「這廳不僅僅是圖書室,」尼摩船長說,「而且還是吸煙室。」

「吸煙室?」我不由叫了起來,「船上還讓吸煙?」

「沒錯。」

「這麼說,先生,我只好認為,您與哈瓦那保持有一定的聯繫。」

「毫無關係,」船長回答道,「請抽這支雪茄,阿羅納克斯先生,雖然不是來自哈瓦那,但如果您是行家,您會喜歡的。」

我接過他遞給的雪茄,其形狀很像哈瓦那產的倫敦牌雪茄,但似乎是金黃煙葉製成的。我在一個銅支架上的小煙灰缸上點燃了香煙,剛吸幾口,就感到渾身舒暢,我愛吸煙,已經有兩天沒聞到煙味了。

「妙極了,」我說,「不過,這不是煙草的煙。」

「當然不是,」船長答道,「這煙既不是來自哈瓦那,也不產自東方。這是一種藻類,富含尼古丁,是大海提供給我的,但卻很名貴。您還懷念哈瓦那的倫敦牌煙嗎,先生?」

「船長,打從今天開始,那種煙就不值一提啦。」

「那您就痛快地抽吧,也不必講究什麼牌子了。反正不受任何專賣局的控制,但我想,質量未必就不好吧。」

「恰恰相反。」

此時,尼摩船長打開了另一道門,與剛才進圖書室的門正好相對,我走了進去,原來裡面是一個燈火輝煌的大廳。

大廳帶有偶角斜面,呈長方形,長十米,寬六米,高五米。天花板上裝飾有淺淡的阿拉伯圖案,白光如晝,明亮而且柔和,沐浴着博物館裡巧奪天工的陳列品。沒錯,這的確是一個博物館,似有一隻智慧的神來妙手,把天然和藝術的奇珍異寶兼收並蓄,渾然收藏為藝術的整體,猶如琳琅滿目的畫室。

整個牆壁裝飾着圖案樸素大方的壁毯,壁毯上掛着三十來幅名家畫作,畫框統一規格,畫幅之間用陳列武器的盾形板隔開,閃閃發光。我看到上面掛着好些價值連城的名畫,其中大部分畫我在歐洲私人收藏館或畫展上欣賞過。古代各流派大師的作品有:拉斐爾〔17〕的聖母像,達·芬奇〔18〕的聖女像,科勒喬〔19〕的仙女圖,提香〔20〕的婦人像,委羅內塞〔21〕的膜拜圖,牟利羅〔22〕的聖母升天圖,賀爾拜因〔23〕的肖像畫,委拉斯開慈〔24〕的僧侶像,里貝拉〔25〕的殉難圖,魯本斯〔26〕的主保瞻禮節圖,特尼埃〔27〕的兩幅佛蘭德風景畫,熱拉爾·道〔28〕、梅蘇〔29〕、保羅·包泰爾〔30〕風俗畫派的三幅小型畫,藉里柯〔31〕和普呂東〔32〕的兩幅油畫,貝丘生〔33〕和維爾內〔34〕的幾幅海洋風景畫。現代繪畫作品有:德拉克魯瓦〔35〕、安格爾〔36〕、德康〔37〕、特魯瓦榮〔38〕、梅索尼埃〔39〕、多比尼〔40〕等署名作品。還有幾尊縮小了的仿古銅像和大理石像,精美逼真,立在古香古色的博物館各個角落的柱座上,令人嘆為觀止。鸚鵡螺號船長曾預言我看了會大驚小怪、目瞪口呆,果真被他言中了,我已被這座藝術殿堂迷住了。

〔17〕 拉斐爾(1483—1520),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建築師。代表作有《三美神》、《巴那斯山》、《西斯廷聖母》等。

〔18〕 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代表作有《基督受洗》、《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

〔19〕 科勒喬(1489—153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代表作有《聖卡特琳娜的訂婚》、《牧人萊拜》、《天堂》等。

〔20〕 提香(約1490—1576),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派畫家。代表作有《聖母升天》、《愛神節》、《西班牙拯救了宗教》等。

〔21〕 委羅內塞(1528—1588),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派畫家。代表作有《迦拿的婚宴》、《威尼斯的勝利》等。

〔22〕 牟利羅(1618—1682),西班牙畫家。代表作有《天使的廚房》、《聖母的誕生》、《小乞丐》等。

〔23〕 賀爾拜因(1497—1543),宗教改革時期德國肖像畫家、版畫家。代表作有《死神舞》、《德國商人吉慈像》、《丹麥公主克萊斯提娜像》等。

〔24〕 委拉斯開慈(1599—1660),西班牙畫家。代表作有《火神的鍛鐵工場》、《酒神》、《宮娥圖》等。

〔25〕 里貝拉(1591—1652),西班牙畫家。代表作有《阿基米得》、《跛腳兒童》、《聖巴多羅買殉難》等。

〔26〕 魯本斯(1577—1640),佛蘭德畫家。代表作有《農民的舞蹈》、《劫奪列其普的女兒》、《亞馬孫之戰》等。

〔27〕 特尼埃(1610—1690),佛蘭德畫家。

〔28〕 熱拉爾·道(1613—1675),荷蘭畫家。

〔29〕 梅蘇(1629—1667),荷蘭畫家。

〔30〕 保羅·包泰爾(1625—1654),荷蘭畫家。

〔31〕 藉里柯(1791—1824),法國浪漫主義先驅畫家。代表作有《梅杜薩之筏》、《賽馬》、《奴隸市場》等。

〔32〕 普呂東(1758—1823),法國畫家。代表作有《被架走的賽琪》、《正義與復仇》等。

〔33〕 貝丘生(1631—1708),荷蘭畫家。

〔34〕 維爾內(1714—1789),法國畫家。

〔35〕 德拉克魯瓦(1798—1863),法國畫家。代表作有《自由領導人民》、《但丁和維吉爾在地獄》、《阿爾及利亞婦女》等。

〔36〕 安格爾(1780—1867),法國古典主義畫家。代表作有《愛蒙夫人像》、《別丹先生像》、《泉》、《土耳其浴》等。

〔37〕 德康(1803—1860),法國畫家。

〔38〕 特魯瓦榮(1810—1865),法國畫家。

〔39〕 梅索尼埃(1815-1891),法國畫家。

〔40〕 多比尼(1817—1878),法國畫家。

「教授先生,」這個怪人乘機說,「請原諒我接待您不拘禮節,廳里雜亂無章也請您多多包涵。」

「先生,」我回答道,「我並不想打聽您是誰,不過,我把您當作藝術家看,您不會介意吧?」

「最多算一個業餘愛好者吧,先生。以前我喜歡收藏這類精美的手工創作的作品。那時,我是一個貪得無厭的搜尋者,是一個孜孜不倦的淘寶狂,我因此收集了幾件價值很高的藝術品。這裡陳列的是大地留給我的最後紀念品,現在對我來說,大地已經死亡。在我眼裡,你們的現代藝術家也不過是些老古董,他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吧,反正在我腦海里都混淆在一起,不分彼此了。大師沒有年代。」

「那這些音樂家呢?」我指着一大堆樂譜說,其中有韋伯〔41〕、羅西尼〔42〕、莫扎特〔43〕、貝多芬〔44〕、海頓〔45〕、梅耶貝爾〔46〕、埃羅爾德〔47〕、瓦格納〔48〕、奧柏〔49〕、古諾〔50〕等諸多大師的作品,它們都放在一架大鋼琴上,鋼琴與管風琴合成一體,占據大廳的一面牆壁。

〔41〕 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劇《自由射手》、《歐利安特》,鋼琴曲《邀舞》等。

〔42〕 羅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劇作曲家。代表作有《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威廉·退爾》、《奧賽羅》等。

〔43〕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中心人物。

〔44〕 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作曲家。

〔45〕 海頓(1732—1809),奧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交響曲《驚愕》、《時鐘》、《告別》,清唱劇《創世記》、《四季》,126首三重奏,54首鋼琴奏鳴曲,16部歌劇以及13部彌撒曲等。

〔46〕 梅耶貝爾(1791—1864),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劇《西里西亞的軍營》、《北極星》、《非洲女郎》、《惡魔羅勃》等。

〔47〕 埃羅爾德(1791—1833),法國作曲家。

〔48〕 瓦格納(1813—1883),德國作曲家和音樂戲劇家。代表作有歌劇《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萊茵河黃金》、《眾神的黃昏》等。

〔49〕 奧柏(1782—1871),法國作曲家,巴黎音樂學院院長。代表作有《石匠》、《青銅馬》、《蒙面舞會》等。

〔50〕 古諾(1818—1893),法國作曲家。代表作有《浮士德》、《羅密歐與朱麗葉》、《教皇進行曲》、《聖母頌》等。

「這些音樂家,」尼摩船長回答我說,「他們是俄耳浦斯〔51〕的同代人,因為在死者的記憶里,時代的差別已經消失——要知道,我已經死了,教授先生,與您那些在地下六英尺長眠的朋友一樣。」

〔51〕 俄耳浦斯,希臘神話中色雷斯的詩人和歌手,善彈豎琴,琴聲可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

船長又不說話了,似乎陷入了深思。我心情異常激動,不由細細打量他一番,默默地分析他滿臉古怪的表情。只見他雙肘支在一張精美的拼花桌子的邊角上,不再看我一眼,好像忘記了我的存在。

我不想打擾他的思緒,便繼續參觀展廳里豐富的珍藏。

與藝術品相比,自然界的珍稀品種在展廳里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展品主要包括植物、貝殼和其他海產品,這些東西很可能是尼摩船長親自採集來的。展廳中央是電光照明的噴泉,噴出的泉水回落到硨磲大盆里。硨磲是一種大型軟體動物,這個盛水大盆堪稱硨磲貝殼之最,其邊沿狀似月牙花飾,周長有六米左右,就是威尼斯共和國贈送給弗朗索瓦一世〔52〕的那幾個漂亮的硨磲與此相比,也只能算小巫了,其中有兩個還被巴黎的聖緒爾比斯教堂用來做了聖水大缸呢。

〔52〕 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法國瓦羅亞王朝國王。

盛水盆周圍,是精緻的銅架鑲邊玻璃櫥櫃,裡面陳列着彌足珍貴的海產品,均按分類貼上標籤,即使是生物學家也難有緣一飽眼福。我作為生物學教授得以先睹為快,喜悅之情大家可想而知。

植形動物門中,這裡存有兩類珍貴的標本,那就是水螅類和棘皮類動物。在水螅類中,有笙珊瑚、扇形柳珊瑚、敘利亞軟海綿、摩鹿加群島〔53〕的海木賊、磷光珊瑚、挪威海里奇異的逗點珊瑚、形形色色的傘珊瑚、海雞冠,還有一組石珊瑚(我的導師米爾納·愛德華茲曾對石珊瑚做過詳細的分類),我發現其中有扇形石珊瑚、波旁島眼珊瑚、安的列斯群島的「海神之車」,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珊瑚屍骨成堆便成了海島,珊瑚島連成一片,有朝一日便成了陸地。棘皮類動物明顯的特點是外表多刺,這裡有海盤車、海星、五角海百合、毛頭星、流盤星、海膽、海參等等,標本種類齊全,各就各位,收藏極具代表性。

〔53〕 摩鹿加群島,在印度尼西亞海域。

凡是貝類專家,只要眼光稍微敏銳一點,來到另一個櫥櫃前,看到裡面陳列的更為豐富的軟體動物標本,一定會高興得忘乎所以的。我在那裡看見一套價值連城的實物標本,只是時間有限,不允許我一一加以描寫。我只好從中略舉數種以為備忘:印度洋風度翩翩的王槌貝,只見紅棕的底色上布滿規則的白花點,圖案晶明鮮亮;有王者風範的海菊蛤,色澤艷麗,渾身長刺,是歐洲博物館藏中罕見的珍品,我估計它價值兩萬法郎;新荷蘭島海域中的一枚海通錘,這種貝很難捕獲,得之不易;來自塞內加爾島的洋唇貝,兩瓣白殼脆若皂泡,仿佛一吹就要破碎似的;多種爪哇噴壺貝,邊緣有葉狀皺褶的石灰質管子,最受貝殼收藏愛好者青睞;完整的一組馬蹄螺,有的青黃色,撈自美洲海域,有些棕赭色,產自新荷蘭島海域,來自墨西哥灣的呈鱗狀,十分搶眼,取自南半球的呈星狀,而最稀罕最出眾的就是新西蘭的馬刺螺了;還有奇妙的含硫櫻蛤,珍稀品種浪花蚧和維納斯螺,特蘭克巴爾海濱的格子花盤貝,有大理石花紋的亮殼蠑螺,中國海的鸚鵡綠貝,錐形貝類中幾乎無人知曉的芋頭螺,印度和非洲作為貨幣使用的各種磁貝,東印度群島最珍貴的貝殼「海之光」;最後還有紐絲螺、燕子螺、金字塔螺、海蝸牛、卵形貝、螺旋貝、僧帽貝、筆螺、鐵盔貝、荔枝螺、蛾子螺、豎琴螺、岩螺、法螺、蟹螺、錘螺、袖螺、翼螺、笠螺、硝子螺、龜螺,這些貝類動物外殼精美細嫩,科學界不吝賜予最富魅力的芳名。

另外,展櫃開設專門格子,用於展示美輪美奐的珍珠串,電光一照,珠光寶氣,星火閃爍,其中有采自紅海的江珧珠玫瑰紅,有取自蝶鮑的綠寶貝,還有黃珠婆、藍珠姐、黑珠妹,它們都是從汪洋大海或北方水系中各種軟體動物身上採摘下來新奇產品。最後還有好幾顆無價之寶,都是從珍稀珠母身上提取出來珠寶極品。這裡陳列的珍珠有的比鴿蛋還大,價值超過旅行家塔韋尼埃〔54〕賣給波斯國王的那顆大珍珠,時價高達三百萬,也遠比馬斯喀特〔55〕教長的那顆大珍珠名貴,我原以為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珠呢。

〔54〕 塔韋尼埃(1605—1689),法國旅行家和作家。

〔55〕 馬斯喀特,阿曼蘇丹國首都。

因此,可以這麼說,要為這裡的收藏估個價,那是不可能的。尼摩船長一定耗費數百萬巨資才得以購置如此豐富的標本,我暗自納悶,他到底從什麼地方弄到這麼多錢來滿足他的收藏狂熱的,正當我心裡犯嘀咕時,船長開口打斷了我的思路:

「您對我的貝殼關愛有加嘛,教授先生。當然啦,生物標本引起生物學家的興趣本來不足為怪,但是,對我來說,它們卻另有一番情趣,因為它們都是我親手一件一件採集來的,地球上沒有一處海域沒有被我搜尋過。」

「我明白了,船長,我明白了在奇珍異寶之中閒步是何等的愜意。您是親手創造財富的人。歐洲沒有一家博物館擁有類似的海產珍藏。不過,如果我把讚美詞全用在珍藏品上,那我再來形容承載這些珍品的船隻時恐怕就要才盡詞窮了!我全然無意刺探屬於您的秘密!然而,我承認,鸚鵡螺號本身,它蘊含的動力,使它運轉的機器以及賦予它活力的超強本領,所有這一切都激起我的高度好奇。我看見大廳牆壁上安裝着許多儀器儀表,不知派什麼用場。我可否了解了解?……」

「阿羅納克斯先生,」尼摩船長回答我說,「我對您說過,您在我的船上是自由的,因此,鸚鵡螺號沒有任何部位對您是謝絕參觀的。您盡可以仔細觀察,而且我樂意充當您的導遊。」

「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謝您才好,先生,但我不會濫用您的好意的。我只想請教您一個問題,那些物理儀器是做什麼用的……」

「教授先生,我的房間裡也有同樣的儀表,還是到我房間裡為您解釋它們的用途吧。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請您看看為您準備的艙房吧。您應當知道您是如何在鸚鵡螺號船上安家落戶的。」

客廳牆角都有門,我跟着尼摩船長出了其中一道門,回到原來的縱向走廊。他領我向船頭走去。在那裡,我看到的不是普通艙房,而是一間豪華臥室,有床,有洗手間,家具一應俱全。

我連連對主人表示感謝。

「您的臥室就在我的隔壁,」他打開門對我說,「我的房間正對着我們剛才離開的那間大廳。」

我走進了船長臥室。只見室內陳設樸實無華,簡直像苦行僧的住處。一張鐵床,一張辦公桌,幾樣梳洗用具,滿屋明暗參半。不見任何奢侈品。全是必需品,僅此而已。

尼摩船長指着椅子對我說:

「請坐,」

我坐了下來,他便對我說了如下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