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篇第七 線上閱讀

本篇共三十八章,比較集中地記錄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言行。孔子對古代文化充滿了敬仰和神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他對待古文化的原則。顯然,這一傳承原則與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正是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孔子整理編撰了《春秋》《詩》《書》《禮》《樂》《易》等重要文獻,在中國傳統文化領域作出了輝煌的貢獻。而他事實上對傳統文化在理論和認識觀念上的開拓創新,也載入了思想文化史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實踐和總結同樣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提出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舉一反三」等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本篇還記述了孔子對富貴的認識觀念。孔子並不籠統地排斥富貴,關鍵是富貴的獲得必須合於道義,否則,就像他所表示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的思考既體現了一貫的道德原則,也並不偏頗。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2)。」

【注釋】

(1)作:創始,創作。

(2)老彭:商朝賢大夫,名見《大戴禮記》。據傳他好述古事。

【譯文】

孔子說:「只闡述典籍而不進行創作,相信且愛好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7.2 子曰:「默而識之(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注釋】

(1)識(zhì):記住。

【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把所見所聞記在心中,努力學習而不厭棄,教導別人不知疲倦,這些事對於我有什麼困難的呢?」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注釋】

(1)徙:遷移。這裡指遷而從義。

【譯文】

孔子說:「品德不加培養,求學問不進行講習,聽到義不能相從,有缺點不能改正,這些是我憂慮的事。」

7.4 子之燕居(1),申申如也,夭夭如也(2)。

【注釋】

(1)燕居:閒居。

(2)申申、夭夭:都是形容舒暢和樂的樣子。

【譯文】

孔子在家閒居時,是那樣的舒暢,那樣的和樂。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

【注釋】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魯國始祖。

【譯文】

孔子說:「我真是衰老得厲害了!我很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1)。」

【注釋】

(1)藝:指古代教育學生的科目,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譯文】

孔子說:「志向在道上,據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遊憩在藝上。」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1),吾未嘗無誨焉。」

【注釋】

(1)束脩(xiū):十條干肉。脩,脯,即干肉。十條脯為一束。這是古人入學拜師的薄禮。一說「束脩」指束帶修飾之禮。今從前說。

【譯文】

孔子說:「凡自己帶着十條干肉來求見的,我從沒有不予教誨的。」

7.8 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不以三隅反(3),則不復也。」

【注釋】

(1)憤:心欲求通而未能做到的意思。

(2)悱(fěi):口想說而不能說出來的樣子。

(3)隅:指方形物體的角。反:類推。

【譯文】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力求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時候,我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又說不出的時候,我不去啟發他。對他舉出一個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7.9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

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譯文】

孔子在那一天哭泣過,就不再唱歌。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1),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2),則誰與(3)?」

子曰:「暴虎馮河(4),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注釋】

(1)舍:捨棄。

(2)三軍:按周制,諸侯大國有中、上、下三軍。這裡指軍隊。

(3)與:陪從,偕同。

(4)暴虎:徒手與虎搏鬥。馮(pínɡ)河:不乘船而徒步過河。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如用我,我就做事,如不用我,我就藏身,只有我和你能夠這樣吧。」

子路說:「您若率領軍隊,那麼與誰共事呢?」

孔子說:「徒手斗虎,徒步過河,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不會與他共事。與我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略而能成事的人。」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1),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注釋】

(1)執鞭之士:古代執鞭有兩種人,一是為高官開道的差役,一是市場的守門人。這裡指賤職。

【譯文】

孔子說:「財富如果可以求得,雖是執鞭賤職,我也願意做。如果不可求得,還是做我喜歡的事情。」

7.13 子之所慎:齊(1),戰,疾。

【注釋】

(1)齊:同「齋」。古人在祭祀或重要典禮前整潔身心,表示莊敬,稱為「齋」或「齋戒」。

【譯文】

孔子謹慎對待三件事:齋戒,戰爭,疾病。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很長時間感覺不出肉的滋味,他說:「真沒想到音樂之美會達到這樣的境界。」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1)?」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2)?」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注釋】

(1)為:幫助。衛君:指衛出公蒯輒,衛靈公的孫子,太子蒯聵的兒子。蒯聵因得罪靈公的夫人南子而逃往晉國。靈公死,即立蒯輒為君。晉國把蒯聵送回衛,欲藉此侵略衛,因而衛國拒絕蒯聵回國。

(2)伯夷、叔齊:前已有注。其父孤竹君死,兩人為互讓王位而出逃,這與衛國父子爭君位的情況正成對照,故子貢藉此事了解孔子對衛出公的態度。

【譯文】

冉有說:「老師會幫助衛君嗎?」子貢說:「是啊,我去問問他。」

子貢走進孔子屋裡,說:「伯夷、叔齊是怎麼樣的人呢?」孔子說:「是古代的賢人。」子貢說:「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怨恨什麼?」

子貢出來後說:「老師是不會幫助衛君的。」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1),曲肱而枕之(2),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

(1)疏食:粗糲的飯食。

(2)肱(gōng):手臂。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清水,彎着手臂當作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啊。如不合道義而得來的富貴,對於我如同浮雲一樣。」

7.1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1),可以無大過矣。」

【注釋】

(1)《易》:書名。古代用於卜筮。

【譯文】

孔子說:「給我增加幾年壽命,讓我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學《易》,就可以沒有大的過失了。」

7.18 子所雅言(1),《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注釋】

(1)雅言:指當時中國通行的語言,與方言相對。

【譯文】

孔子有用雅言的時候,讀《詩》、《書》,以及執行禮事,都用雅言。

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1),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注釋】

(1)葉公:楚國大夫。姓沈,名諸梁,字子高,為葉縣尹。

【譯文】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不知如何對答。

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的為人啊,發憤而忘了吃飯,快樂而忘記憂愁,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如此而已。』」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地去求得它的人。」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強力、叛亂、鬼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擇取他們的優點而學習效法,看到他們的缺點而借鑑改正。」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1)?」

【注釋】

(1)桓魋(tuí):宋國司馬向魋,因是宋桓公的後代,所以稱「桓魋」。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經過宋國,與弟子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欲殺孔子,弟子催孔子快離去,孔子說了此話。

【譯文】

孔子說:「天讓我生有這樣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1),是丘也。」

【注釋】

(1)與:這裡是示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所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什麼隱瞞的。我沒有一事不向你們公開,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以四項內容教育學生:文獻、德行、忠心、誠信。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1),難乎有恆矣。」

【注釋】

(1)泰:奢侈。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能看見了;能看見君子,就可以了。」

又說:「善人,我是不能看見了;能看見保持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空虛卻裝作充實,本來窮困卻裝作豪奢,這樣的人是很難保持操守的。」

7.27 子釣而不綱(1),弋不射宿(2)。

【注釋】

(1)綱:網上的大繩。這裡指捕魚的方式,即以綱系住網截斷水流,並在繩上掛鈎以取魚。

(2)弋:用帶絲繩的箭來射。宿:指歇宿巢中的鳥。

【譯文】

孔子釣魚,不用大繩系住網鈎截流取魚;孔子射鳥,不射在巢中棲息的鳥。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1)。」

【注釋】

(1)知之次:《季氏篇》第九章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這裡說的「知之次」即指「學而知之者」,這是比較「生而知之者」而言。

【譯文】

孔子說:「大概有一種無知卻憑空造作的人吧,我沒有這種毛病。多多地聽,選取那好的便依從它;多多地看,把看到的記在心裡。這樣學得知識,僅次於那種生來就知的情況。」

7.29 互鄉難與言(1),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2),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注釋】

(1)互鄉:地名。據說其地民風不善。

(2)與:讚許。

【譯文】

互鄉這個地方的人難於交談,但那裡一個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疑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讚許他的進步,不是讚許他的退步,何必把事情做得太過分呢?別人懷着潔身自好的想法來了,我讚許他的就是潔身自好的態度,不是確保他過去的表現。」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行仁,仁就來了。」

7.31 陳司敗問(1):「昭公知禮乎(2)?」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3),曰:「吾聞君子不黨(4),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5),為同姓(6),謂之吳孟子(7)。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

(1)陳:國名。司敗:官名,即司寇。或說「陳司敗」是人名。

(2)昭公:魯昭公,名稠,一作「禂」。

(3)巫馬期:孔子學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

(4)黨:偏私。

(5)取:同「娶」。

(6)為同姓:魯是周公後代,吳是太伯後代,都是姬姓。根據禮制,同姓不能通婚。

(7)吳孟子:春秋時,國君夫人的稱號應是她本國國名加上她的姓,因此昭公夫人應該稱吳姬,現在為了迴避同姓而婚的事實,故省去「姬」而有此稱,「孟子」可能是這位夫人的字。

【譯文】

陳司敗問孔子:「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答道:「懂禮。」

孔子出去後,陳司敗向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說:「我聽說君子沒有偏私,難道君子也會偏私嗎?魯君從吳國娶了夫人,這是同姓國家,為掩飾而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也算懂禮,那還有誰不懂禮?」

巫馬期把這些話告訴孔子。孔子說:「我很幸運啊,若有過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譯文】

孔子與人一起唱歌,如唱得好,必定讓人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同唱。

7.3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1)。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注釋】

(1)莫:表示揣測,或許,大概。

【譯文】

孔子說:「就書本上的學問而言,大概我與別人差不多。但身體力行地做一個君子,我還沒有達到。」

7.3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譯文】

孔子說:「若說聖與仁,我怎麼敢當?我只是學習工作從不厭煩,教誨別人從不疲倦,可說就是如此罷了。」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弟子學不到的。」

7.35 子疾病(1),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2):『禱爾於上下神祇(3)。』」子曰:「丘之禱久矣。」

【注釋】

(1)疾病:輕者稱疾,重者稱病,這裡二字連用表示病重。

(2)誄(lěi):為生者所作的祈禱文。

(3)祇(qí):地神。

【譯文】

孔子病重,子路請求為他祈禱。孔子說:「有這事嗎?」子路回答:「有的。《誄》中說:『為你向天神地祇祈禱。』」孔子說:「我已經祈禱很久了。」

7.36 子曰:「奢則不孫(1),儉則固(2)。與其不孫也,寧固。」

【注釋】

(1)孫:通「遜」。

(2)固:固陋。

【譯文】

孔子說:「豪奢就會顯得傲慢,省儉就會顯得固陋。與其傲慢,寧可固陋。」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侷促憂愁。」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剛猛,恭敬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