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佾篇第三 線上閱讀

本篇共二十六章,內容比較集中,論說的問題基本與禮樂相關。孔子所處的時代,周王室已極為衰微,列國爭雄,大夫專權,原有的統治秩序正在急劇瓦解,作為維繫這一統治秩序的禮樂制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是所謂的「禮壞樂崩」。孔子對這樣的社會現狀極度不滿,他把西周社會制度當作政治藍圖,因此竭力弘揚周禮,嚴厲抨擊各級統治階層違背周禮的舉動,力圖通過周禮的恢復重建等級分明的穩定秩序。但孔子的政治理想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內在必然,在時代潮流面前,他除了表達憤怒,其實很難在政治上真正有所作為。本篇正是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勢,也反映了孔子關於禮樂的認識觀念。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舞於庭(2),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4)?」

【注釋】

(1)季氏:魯國大夫季孫氏,可能指季平子,名意如。

(2)八佾(yì):天子所用的一種樂舞。佾,樂舞行列,每列定為八人。八佾即八列六十四人。按禮制,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一說每佾人數與佾數相等。

(3)忍:忍心。一說容忍。今取前說。

(4)孰:什麼。

【譯文】

孔子談及季氏,說:「他在庭院中使用八佾的樂舞,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會不忍心做?」

3.2 三家者以《雍》徹(1)。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2)。』奚取於三家之堂(3)?」

【注釋】

(1)三家:指魯國當政的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大夫。《雍》:《詩經•周頌》篇名,為周天子行祭禮後撤去祭品時所唱。徹:撤除。

(2)「相(xiàng)維辟公」兩句:《雍》中詩句。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諸侯。天子,主祭的周天子。穆穆,形容端莊恭敬的儀態。

(3)堂:廟堂。

【譯文】

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在家祭完畢時,唱着《雍》詩撤去祭品。孔子說:「《雍》詩中說:『助祭的是諸侯,主祭的天子端莊恭敬。』在三家大夫的廟堂上,憑藉哪一點唱此詩呢?」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怎麼來遵循禮?一個人沒有仁德,怎麼會懂得音樂?」

3.4 林放問禮之本(1)。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2),寧戚。」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整治。這裡是治辦喪事過重禮儀的意思。

【譯文】

林放問禮的本意是什麼。孔子說:「你問的問題意義很大啊!禮的實行,與其奢侈,寧可節儉。至於喪禮,與其儀節上過度周備,寧可感情過度悲哀。」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1),不如諸夏之亡也(2)。」

【注釋】

(1)夷狄:古代對華夏族以外異族的泛稱。

(2)諸夏:指中原地區的各諸侯國。亡(wú):無。

【譯文】

孔子說:「夷狄雖有君主,還不如中原各國沒有君主。」

3.6 季氏旅於泰山(1)。子謂冉有曰(2):「女弗能救與(3)?」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4)?」

【注釋】

(1)旅:祭名。據禮制,唯有天子才能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則能祭封地內名山大川。季氏作為魯大夫而祭泰山是僭越行為。

(2)冉有:孔子學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時任季氏家臣。

(3)救:阻止。

(4)「曾謂」句:意謂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而會接受季氏的祭祀嗎?

【譯文】

季氏將祭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阻止此事嗎?」冉有回答:「不能。」孔子嘆道:「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禮嗎?」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1)!揖讓而升(2),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注釋】

(1)射:指射禮,有大射、鄉射等名目。統治階層通過射箭比賽選士或會民,其過程有固定的儀式程序。

(2)揖讓:賓主相見的禮節。升:指登堂。射禮在堂上進行。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如果有爭則一定是在射禮上吧!但他們首先相互行禮,然後登堂進行比賽,賽畢則下堂共同飲酒。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

曰:「禮後乎(3)?」子曰:「起予者商也(4)!始可與言《詩》已矣。」

【注釋】

(1)「巧笑倩兮」三句: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第三句未見於《詩經》中,此可能是逸詩。倩,形容笑容美好動人。盼,眼睛黑白分明,形容眼目流轉的美麗。素,白色。絢,色彩華麗。

(2)繪事後素:繪畫時先以素色為底,後施五彩。一說繪畫先布五彩,再用白色線條勾勒。今從前說。

(3)禮後乎:意謂禮形成於仁義的基礎之上。這是以上句「素色」喻「仁義」之質。

(4)起:開啟,發明。

【譯文】

子夏問道:「『美好的笑容真動人啊,眼目的流轉真嫵媚啊,白淨的臉上妝飾得真美麗啊。』這幾句詩表達了什麼意思呢?」孔子說:「有了白色的底子,然後畫上色彩。」

子夏說:「就是說禮形成於仁義之後嗎?」孔子說:「能夠闡發我的意思的是商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論《詩經》了。」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1);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2)。文獻不足故也(3)。足,則吾能征之矣。」

【注釋】

(1)杞:國名。國君是夏禹的後代。征:證明。

(2)宋:國名。國君是商湯的後代。

(3)文:指典籍。獻:賢者。

【譯文】

孔子說:「夏禮我能夠闡明,但夏的後代杞國卻不足為證;殷禮我能夠闡明,但殷的後代宋國卻不足為證。這是因為杞、宋兩國的典籍和賢者不足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典籍和賢者,那我就能引以為證了。」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1),吾不欲觀之矣。」

【注釋】

(1)禘(dì):祭名。這裡指隆重的宗廟大祭,只有天子才能舉行。周成王因周公旦有重大功勳,封周公於魯,特令魯君以禘禮祀周公。後魯國國君把禘祭擴大到其他範圍,是越禮行為,因此孔子不願看。灌:祭祀開始時,獻酒於受祭者的儀式。

【譯文】

孔子說:「舉行禘禮時,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再看下去了。」

3.11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1)!」指其掌。

【注釋】

(1)示:通「置」。

【譯文】

有人問關於禘祭的道理。孔子說:「我不知道。如果知道這個道理的人治理天下,猶如把東西放在這上面一樣容易吧!」他一面說,一面指着手掌。

3.12 祭如在(1),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2),如不祭。」

【注釋】

(1)祭:這裡指祭祖先。

(2)與:參與。

【譯文】

孔子祭祖先時,好像祖先真在那裡,祭神時,好像神真在那裡。孔子說:「如果我不能親自參加祭祀,就會覺得像沒有祭祀過一樣。」

3.13 王孫賈問曰(1):「與其媚於奧(2),寧媚於灶(3),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4)。」

【注釋】

(1)王孫賈:衛國大夫。

(2)奧:居室的西南角,古代以為那裡有神。

(3)灶:指灶神。古人以為奧神位尊,灶神位低,但灶為烹飪食物的地方,對人有更實際的作用。這裡可能分別以奧神和灶神比喻朝中近臣和權臣。

(4)無所禱也:此句意謂祭什麼神都沒有用處了。

【譯文】

王孫賈問道:「與其求媚於奧神,寧可求媚於灶神,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這話不對。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祈禱了。」

3.14 子曰:「周監於二代(1),鬱郁乎文哉(2)!吾從周。」

【注釋】

(1)監:借鑑。二代:指夏、商兩朝。

(2)鬱郁:形容文采富盛。文:指禮樂儀制。

【譯文】

孔子說:「周朝借鑑了夏、商兩朝,它所制定的禮樂儀制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主張遵從周朝的制度。」

3.15 子入大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2)?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注釋】

(1)大廟:開國君主的廟。這裡指周公廟。大,同「太」。

(2)鄹(zōu)人之子:指孔子。鄹,魯國地名,今山東曲阜東南。孔子父親叔梁紇曾做過鄹邑大夫,這裡的「鄹人」即指孔子父親。

【譯文】

孔子進入周公廟,對每件事都發問。有人說:「誰說這個鄹人的兒子懂得禮呀?他進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孔子聽到這話,說:「這正是禮啊。」

3.16 子曰:「射不主皮(1),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釋】

(1)射:射箭。這裡指儀禮中的射箭,不是軍中的射箭。皮:用獸皮製成的箭靶。

(2)科:等級。

【譯文】

孔子說:「射箭主要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人的力量各不相同,這是古人的道理。」

3.17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1)。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注釋】

(1)告朔:一種禮儀。天子於每年秋冬之交向諸侯頒發第二年的曆書,告知每月初一的日期以及該年有無閏月,稱「頒告朔」。諸侯把曆書藏於祖廟,並在每月初一殺活羊祭於廟,然後到朝廷聽政。其時魯國國君已不再親臨祖廟行祭,僅保留供羊的形式而已。朔,農曆每月初一。餼(xì)羊:用作祭品的羊。

【譯文】

子貢打算取消每月初一用於告祭祖廟的那隻羊。孔子說:「賜啊!你愛惜的是那隻羊,我愛惜的是那禮。」

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譯文】

孔子說:「完全按照禮節事奉君主,別人卻認為這是諂媚。」

3.19 定公問(1):「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注釋】

(1)定公:魯國國君。名宋,諡號定。

【譯文】

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君主,應該怎麼做?」孔子答道:「君主按照禮節使用臣子,臣子忠心耿耿事奉君主。」

3.20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1),哀而不傷(2)。」

【注釋】

(1)《關雎》:《詩經•國風》首篇,寫一男子追求少女的情思。淫:過度,沒有節制。

(2)傷:這裡指過度悲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首詩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傷情。」

3.21 哀公問社於宰我(1)。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2),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3),既往不咎(4)。」

【注釋】

(1)社:土地神。這裡指社主,即為土地神所立的木製牌位。宰我:孔子學生。姓宰,名予,字子我。

(2)夏后氏:即夏朝。

(3)遂:完成。

(4)咎:追究罪過。

【譯文】

魯哀公問宰我做社主應該用什麼木頭。宰我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百姓畏懼而戰戰慄栗。」孔子聽到此話後,說:「已經做了的事不必再解說,已經完成的事不必再規勸,已經過去的事不必再追究。」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1)!」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2),官事不攝(3),焉得儉?」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4),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注釋】

(1)管仲:春秋時齊國人。名夷吾,字仲,齊桓公的宰相。

(2)三歸:其說甚多,主要有:一、按常例應繳納給公家的市租。二、三處府第。三、管仲所築台名。四、藏錢幣的府庫。五、地名,乃管仲采邑。六、娶三個女子。今取第一說。

(3)攝:兼職。

(4)塞門:築於門口以擋視線的屏牆,如同後來的照壁。按禮制,此為天子諸侯所用。

(5)反坫(diàn):土築的平台,用於國君間會見的儀式上,賓主飲酒後,把空酒杯置於其上。

【譯文】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獲取了本該繳納公家的許多市租,其下屬人員都是專職而不兼任職事,哪裡說得上節儉呀?」

人又問:「那麼管仲懂得禮嗎?」孔子說:「國君在門口樹立屏牆,管仲也在門口樹立屏牆。國君為了兩國之間的友好交往,設有反坫,管仲也設有反坫。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3.23 子語魯大師樂(1),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2);從之(3),純如也(4),皦如也(5),繹如也(6),以成。」

【注釋】

(1)大師:樂官名。大,同「太」。

(2)翕(xī)如:形容樂聲始起的熱烈。

(3)從(zònɡ):同「縱」,放縱,展開。

(4)純如:形容樂聲的和諧。

(5)皦(jiǎo)如:形容樂聲的清晰。

(6)繹(yì)如:形容樂聲的連綿不斷。

【譯文】

孔子把演奏音樂的過程告訴魯國太師,說:「奏樂的過程是可以知道的:演奏開始,樂聲熱烈振奮,隨着演奏的繼續,樂聲純靜和諧,清晰明亮,連綿悠長,樂曲就這樣完成了。」

3.24 儀封人請見(1),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2)?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3)。」

【注釋】

(1)儀:衛國邑名。封人:鎮守邊疆的官員。

(2)喪:這裡指失去官位。

(3)木鐸(duó):以木為舌的銅鈴,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常搖鈴召集眾人。這裡比喻孔子將傳道天下。

【譯文】

儀邑的邊防官請求與孔子見面,說:「凡君子來到這裡,我沒有不相見的。」跟隨孔子的學生帶他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這些學生說:「你們這些人哪裡用得着擔心沒有官位呢?天下無道的情況已經很久了,上天將要把你們老師當作木鐸了。」

3.25 子謂《韶》(1):「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2):「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釋】

(1)《韶》:舜時樂曲名。

(2)《武》:周武王時樂曲名。

【譯文】

孔子論《韶》樂,說:「音樂美極了,表現的內容好極了。」論《武》樂,說:「音樂美極了,但表現的內容則有不足。」

3.26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

孔子說:「居於上位不寬厚待人,施行禮儀不嚴肅恭敬,逢臨喪事不悲戚哀傷,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