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第二 線上閱讀

本篇共二十四章,所論內容比較廣泛。這裡記錄了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原則,使道德與政治聯為一體,這正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徵。孔子所說的「德」是倫理道德,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其最重要的表現是孝悌,同時也包括人與人相處的其他各項要求,如忠、信、敬等等。這樣的道德規範體系與他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他提出以德治政是邏輯的必然。根據這一原則,首先要求統治者自身遵循道德規範,同時也要求統治者把道德教化作為治政的重心。從本篇關於孝悌、修身、為人處世等內容的言論中,可看到孔子對如何達到道德要求的具體闡述。此外,本篇記述了孔子對《詩經》所下的斷語「思無邪」,這對後人解讀《詩經》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漢、宋儒者,常以之為據而對《詩經》進行狹隘的道德解說。由於表達的簡潔,學者對《論語》中不少章節的理解頗有爭議,第16章關於「異端」的涵義,第21章孔子之言的產生時間及具體所指等,就存在較多異說。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1)。」

【注釋】

(1)北辰:指北極星。共:通「拱」,環繞。

【譯文】

孔子說:「以德治政,當政者就會像北極星一樣安居其位,而眾星都環繞着它。」

2.2 子曰:「詩三百(1),一言以蔽之(2),曰:『思無邪(3)。』」

【注釋】

(1)詩三百:即《詩經》。《詩經》共三百零五篇,「三百」舉其整數。

(2)蔽:概括。

(3)思無邪:語見《詩經•魯頌•馬冋(jiōng)》,「思」原為語首助詞,無義。這裡全句意謂思想感情純正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無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1),齊之以刑(2),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3)。」

【注釋】

(1)道:引導。政:政令法規。

(2)齊:整治。

(3)格:正。

【譯文】

孔子說:「用政令引導民眾,用刑法制約民眾,民眾雖會免於犯罪,但沒有羞恥心。用道德引導民眾,用禮教規範民眾,民眾有羞恥心,而且能自覺歸正。」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注釋】

(1)有:通「又」。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能立身於世,四十歲對世事不再有疑惑,五十歲懂得什麼是天命,六十歲對聽到的一切都深明其義,七十歲可隨心所欲,卻不會違反規矩。」

2.5 孟懿子問孝(1)。子曰:「無違。」

樊遲御(2),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3),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1)孟懿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何忌,諡號懿。

(2)樊遲:孔子學生。名須,字子遲。御:駕車。

(3)孟孫:即孟懿子。

【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

當樊遲為孔子駕車的時候,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道,我回答他不要違背禮。」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着,按照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按照禮安葬他們,按照禮祭祀他們。」

2.6 孟武伯問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注釋】

(1)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名彘,諡號武。

(2)其:指子女。全句意謂父母不用擔憂子女的為人行事,只擔憂其患病。此句或解為要懂得父母唯恐子女患病,以此為憂。或說「其」指父母,意謂子女當擔憂父母的疾病。今從第一說。

【譯文】

孟武伯問孔子怎樣才是孝。孔子說:「讓父母只須擔憂子女的疾病。」

2.7 子游問孝(1)。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2)。不敬,何以別乎?」

【注釋】

(1)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2)「至於」兩句:此句有二說,一說犬馬也得到人的飼養。另一說犬能守御,馬能代勞,即犬馬也能養人。今從前說。

【譯文】

子游問孔子怎樣才是孝。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認為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照這樣,連犬馬也有人餵養着。如果不存孝敬之心,供養父母與餵養犬馬有何區別?」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2),曾是以為孝乎(3)?」

【注釋】

(1)色:容色。這裡指子女侍奉父母時的和顏悅色。

(2)先生:年長者。這裡指父母。饌(zhuàn):吃喝。

(3)曾:乃,表示疑問。

【譯文】

子夏問孔子怎樣才是孝。孔子說:「在侍奉父母時能和顏悅色,這才是很難的。若僅僅是有事情由子女去操勞,有酒食先讓父母享用,難道這就算是孝了嗎?」

2.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1),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注釋】

(1)回:孔子學生。姓顏,名回,字子淵。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不表示任何疑問,如愚者一般。但事後省察其言行舉止,完全能發揮所學內容,回呀,他並不愚笨。」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1)。人焉廋哉(2)?人焉廋哉?」

【注釋】

(1)安:指心裡安樂。

(2)廋(sōu):隱匿。

【譯文】

孔子說:「觀察他的所作所為,考察他做事的動機依據,了解他的心情安樂與否。這樣,這個人還怎麼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還怎麼能隱藏得了呢?」

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而能產生新的見解,這可以為人師了。」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釋】

(1)器:器皿。器皿各有其專門的用途,這裡用來比喻才識狹隘而不博通。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

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才能成為君子。孔子說:「對於想說的話首先要付諸行動,然後才說出來。」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

【注釋】

(1)周:因忠信而親密的意思。比:勾結,即以私利相親。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注釋】

(1)罔(wǎng):迷惘。一說誣罔,即不辨真義,誣罔所學之道。今從前說。

(2)殆(dài):疑惑。一說疲殆。今取前說。

【譯文】

孔子說:「只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不解;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定。」

2.16 子曰:「攻乎異端(1),斯害也已。」

【注釋】

(1)攻:致力研究。一說攻伐。今從前說。異端:指各種雜學、技藝等。

【譯文】

孔子說:「專力攻治雜學技藝,這是有害的呀。」

2.17 子曰:「由(1),誨女知之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

【注釋】

(1)由:孔子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2)女:通「汝」,你。

(3)知:同「智」。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你怎樣才叫作知道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2.18 子張學干祿(1)。子曰:「多聞闕疑(2),慎言其餘,則寡尤(3);多見闕殆(4),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釋】

(1)子張:孔子學生。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干:求取。祿:官吏的俸祿。

(2)闕疑:保留有疑惑的問題,不妄作推斷。

(3)尤:過失。

(4)闕殆:義同「闕疑」。

【譯文】

子張請教如何求官得祿。孔子說:「多聽別人說,自己保留有疑惑的問題,其餘可確定的問題則謹慎表達,那樣就能少有過失;多看別人行事,自己不做有疑惑的事情,其餘可確定的事情則謹慎實行,那樣就能少生後悔。言語少過失,行事少後悔,官祿就在其中了。」

2.19 哀公問曰(1):「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2),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注釋】

(1)哀公:魯國國君。姓姬,名蔣,諡號哀。

(2)錯:通「措」,放置。枉:邪曲。

【譯文】

魯哀公問道:「怎麼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答道:「舉用正直的人,置於邪惡的人之上,那麼百姓就會服從;舉用邪惡的人,置於正直的人之上,那麼百姓就不服從。」

2.20 季康子問(1):「使民敬、忠以勸(2),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注釋】

(1)季康子:魯國大夫。姓季孫,名肥,諡號康。

(2)勸:勤勉,努力。

【譯文】

季康子問:「要使百姓恭敬、忠誠而努力,應該怎麼做?」孔子說:「你莊重地對待他們,他們就對你恭敬;你孝順老者,慈愛幼小,他們就對你忠誠;你舉用善人,並教導能力弱的人,他們就會勤奮努力。」

2.21 或謂孔子曰(1):「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2):『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3)。』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注釋】

(1)或:有人。

(2)《書》:即《尚書》。

(3)「孝乎惟孝」三句:此三句可能是《尚書》佚文,偽古文《尚書•君陳》有「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數語,語義大致相同。或以為「施於有政」一語是孔子的話。有,語助詞,無義。

【譯文】

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麼不做官參與政治?」孔子說:「《尚書》說:『孝啊,只有孝順父母,又友愛兄弟,並施行於政治。』這也是參與政治,為什麼一定要做官參政呢?」

2.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車兒)(1),小車無(車兀)(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釋】

(1)大車:指牛車。(車兒)(ní):牛車上車轅與橫木連接處的活銷,可銜接橫木以駕牲口。

(2)小車:指馬車。(車兀)(yuè):性質與(車兒)同,用於馬車上稱「(車兀)」。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他還可做什麼。猶如牛車沒有(車兒),馬車沒有(車兀),怎麼能行進呢?」

2.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1)?」子曰:「殷因於夏禮(2),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注釋】

(1)世:朝代。

(2)因:承襲。

【譯文】

子張問:「十代以後的禮儀制度能預知嗎?」孔子說:「殷朝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其增加和廢除的地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其增加和廢除的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以後繼承周朝的朝代,即使歷經一百代,也是可以預知的。」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1),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注釋】

(1)鬼:一般指祖先,也可泛指鬼神。

【譯文】

孔子說:「不該由你祭的鬼你卻祭他,這是諂媚。遇見合乎道義的事你卻不做,這是沒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