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八 · 離婁下 · 二十一 線上閱讀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1),《詩》亡然後《春秋》作(2)。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3),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注釋】

(1) 跡:「c418f3b0-19ee-4ac9-89db-f01476142593」之誤。c418f3b0-19ee-4ac9-89db-f01476142593,遒人,周代采詩之官。據載周代有采詩制度,由采詩官到民間求詩。

(2) 《春秋》:今本《春秋》是孔子在「魯春秋」基礎上整理刪削而成的編年史,這裡指的便是孔子所編的《春秋》。

(3) 「晉之《乘》」幾句:《乘》、《檮杌(táowù)》、《春秋》,春秋各國史書通名為「春秋」,《乘》、《檮杌》分別是晉國和楚國史書的別名。魯之《春秋》,也是魯國當日的史書,為孔子編訂《春秋》之所本。

【譯文】

孟子說:「聖王采詩的事情停止了,《詩》也就沒有了;《詩》沒有了,《春秋》便出現了。晉國的《乘》,楚國的《檮杌》,魯國的《春秋》,是一樣的。所記載的是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所用的筆法是一般史書的筆法。孔子說:『揚善抑惡的大義,我在《春秋》上便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