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四 · 公孫丑下 · 七 線上閱讀

孟子自齊葬於魯,反於齊,止於嬴(1)。

充虞請曰(2):「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嚴(3),虞不敢請。今願竊有請也:木若以美然(4)。」

曰:「古者棺槨無度,中古(5),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於庶人,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6),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7),於人心獨無恔乎(8)?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注釋】

(1) 嬴(yínɡ):齊國邑名,故城在今山東萊蕪西北。

(2) 充虞:孟子弟子。

(3) 嚴:急。

(4) 以:太。

(5) 中古:指周公制禮的時候。

(6) 為:用。

(7) 比:為。化者:死者。

(8) 恔(xiào):滿意。

【譯文】

孟子從齊國到魯國埋葬母親,回到齊國,在嬴邑停下來。

充虞請問道:「前些日子承您錯愛,讓我管木匠的事。當時事情急迫,我不敢請教。現在願有所請教:棺木似乎太好了。」

孟子說:「古時候,棺槨沒有固定的尺寸,中古,規定棺厚七寸,槨與之相稱。從天子到老百姓,講究棺槨,不只是為了美觀,而是因為這樣才能盡人的孝心。因禮制限定而不能用,不能算如意;沒錢,也不能如意。禮制規定可以用,又有錢,古人都這樣用了,為什麼就我不行?而且為死者考慮,不使泥土挨着肌膚,對於孝子來說不是可以少點遺憾嗎?我聽說過,君子不會因為天下的緣故而在父母的身上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