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三 · 公孫丑上 · 四 線上閱讀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閒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云:『迨天之未陰雨(1),徹彼桑土(2),綢繆牖戶(3)。今此下民(4),或敢侮予。』(5)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閒暇,及是時,般樂怠敖(6),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7),自求多福。』(8)《太甲》曰(9):『天作孽,猶可違(10)。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注釋】

(1) 迨(dài):趁着。

(2) 徹:取。桑土:即桑杜,桑根之皮。

(3) 綢繆(móu):纏結。牖(yǒu)戶:窗門。這裡指巢穴洞口。

(4) 下民:指樹下的人。

(5) 以上引詩出自《詩經•豳風•鴟鴞》。

(6) 般(pán):樂。怠:怠惰。敖:出遊。

(7) 永:長。言:語助詞,無義。配命:配合天命。

(8) 以上引詩出自《詩經•大雅•文王》。

(9) 《太甲》:《尚書》篇名。

(10) 違:避。

【譯文】

孟子說:「實行仁政就有榮耀,不行仁政就會受辱。如今是厭惡受辱卻自處於不仁之地,這就像厭惡潮濕而自處於低洼之地一樣。如果厭惡它,不如崇尚道德而尊重士人,使有德行的人處在合適的官位,使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的職務。國家沒有內憂外患,趁着這個時候,修明政令刑法。即使是大國,也一定會畏懼它。《詩經》說:『趁着天還沒下雨,快取那桑根的皮,結牢靠巢穴的口。從此樹下的人們,有誰還敢欺侮我。』孔子說:『寫這詩的人,懂得道理呀!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誰還敢欺侮他?』如今國家無內憂外患,趁着這時候,遊樂怠惰,這是自己找禍患。禍與福無不是自己找的。《詩經》說:『長久配合天命,自己尋求多福。』《太甲》說:『天降的災難還可以躲避,自找的災難那可活不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