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二 · 梁惠王下 · 十 線上閱讀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1)。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2)。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4)。」

【注釋】

(1) 武王是也:指武王伐紂,取商之地而享有天下。

(2) 文王是也:指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卻仍臣服於商。

(3) 簞(dān):盛飯的竹筐。

(4) 運:轉換。

【譯文】

齊國攻打燕國,大獲全勝。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吞併燕國,有人勸我吞併它。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同樣是萬輛兵車的大國,五十天內便打下它,光憑人力是不能如此的。不吞併的話,一定會有天災。吞併它,怎樣?」

孟子答道:「吞併它而燕國的百姓高興的話,就吞併。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就是。吞併它而燕國的百姓不高興的話,就不要吞併。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就是。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同樣是萬輛兵車的大國,老百姓用簞盛着飯,用壺盛着酒漿來迎接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要逃避水火一般的統治而已。假如水更深了,假如火更熱了,那也不過是換個人來統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