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初心:第三部 用心理解 · 13 人人都可以是佛 線上閱讀

13 人人都可以是佛

在坐禪時,我們就會證得佛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

我很高興能在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悟道的這一天來到這裡。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後,佛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智慧德相,唯因妄執未證。」他的意思是,在坐禪時,我們就會證得佛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

不過,他所指的「修行」並不只是坐在菩提樹下,也不只是盤腿而坐。無疑地,盤腿的坐姿對我們來說很基本也很重要,但佛陀真正的意思是,不管是山峰、樹木、流水、花朵,一切無不是佛道。換句話說,萬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到佛的活動之中

佛性使你活在當下

我們說萬物以各自的方式存在,並不是指萬物各自存在於自己的意識領域。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只是我們實際呈現的一部分,或稱為「一個有限的觀念」。當我們只是我們自己時,就是以我們專屬的方式存在着的時候,也就是在呈現佛的自身。

換句話說,當我們坐禪或從事這類的事情,佛道或佛性就在其中。要是我們去問佛性是什麼,佛性就會消失;要是我們只管坐禪,就會充分了解佛性的意義。也就是說,了解佛性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坐禪,只有如我們本然那樣地存在着。因此,佛陀所說的佛性,就是如他的樣子活在當下,超出意識的領域之外。

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還沒坐禪之前,還沒在意識層面認識佛性之前,我們就已經擁有佛性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所從事的一切無不是佛的活動。如果你刻意去了解佛性,就不會了解佛性;如果你放棄了解佛性,則對佛性的真正理解就唾手可得。

坐禪之後,我一般都會講講話,但來這裡的人主要不是為了聽我講話,而是為了坐禪,我們應該謹記這一點。我講話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各位以佛陀的方式坐禪。所以,雖然我們說你有佛性,但如果你對要不要坐禪有所猶豫,或不承認自己是佛,那麼你既不會了解佛性也不會了解坐禪。

但是,當你能夠以佛陀的方式坐禪,你就會了解我們的禪道。我們不會談太多道理,但是透過活動,我們卻可以彼此溝通。我們應該常常溝通,不論是言語或非言語上的溝通。如果忽視這一點,我們就會失去佛教最重要的部分。

你就是佛!

不管身在何處,我們都不應該遺忘這種生活方式。這種方式稱為「成為佛」、「成為老闆」。不管去哪裡,你都應該當周圍環境的主人。換句話說,你不應忘掉自己的方向,因為如果你始終以這種方式存在,你就是佛的本身。

沒有刻意成為佛的時候,你就會是佛,這就是我們尋求開悟的方法。要達到開悟,就是要始終與佛同在。把禪修生活一再地重複又重複,你就會獲得這種理解。要是你忘掉這一點,要是你因為自己的成就而得意或因為挫折而氣餒,你的修行就會受到一道厚牆的局限。

你不應該讓自己被一道自己建立起來的厚牆所局限,所以坐禪時間到了,你就應該去找師父坐禪,聽聽他講話,並且和他談談,然後回家去。所有這些程序都是坐禪的一部分,依此而行,不帶有任何得失心,你就始終是佛。這是真正的坐禪。這樣,你不用多久就可明白佛陀開悟後第一句話的真義:「奇哉!奇哉!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智慧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