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天才文展 · 一 線上閱讀

大約十一歲的時候,我得過一場病。

說起來並不嚴重,就是不愛說話,不愛吃飯,不愛和任何人對視。對於這樣的病,小鎮的醫生是不屑的。不屑,也可能來自不懂。在當時,每個人身上財富還沒有足夠的數量,對人的耐心因此也沒有足夠的重量,這樣「多餘」的症狀,只會被當作一個人的胡思亂想。

「把他晾一段時間,自己就會好了。」醫生是這麼說的。

那個醫生治療過我養的一隻貓和阿太養過的一頭牛。用的是同一種針劑,只不過貓打了一劑,牛多加了一劑。我的貓當晚就死了,阿太養的牛掙扎了一個月。在即將死的時候,阿太趕緊叫屠夫來宰了。「死掉的牛,肉是不能吃的。」這是阿太的理由。纏過腳的阿太在宰完牛,忙着挎着籃子到處給親人分牛肉時,還特意去了趟那醫生的家。阿太還沒開口,醫生就先說了:「你得感謝我,要不是我,你那牛連一個月都扛不住。」

所以母親聽完醫生對我的診斷,第一件事就是着急跑去找父親:「看來不是小問題,土醫生找不到辦法,我們得找。」

父親是個因為不太願意動太多腦筋而顯得很陽剛的男人。整天混朋友的他,開出的藥方是:「不就缺玩伴嗎?找啊。」

第二天,文展被母親領到家裡找我玩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文展這個人選說不上是母親多精心的安排。

當時每個成年人似乎都練就了吃飯的一個好本事,手托着一個大碗裝着米飯,手腕的剩餘部分夾着一個小碟子,裡面裝滿這一頓可以下飯的兩塊榨菜、一塊肉諸如此類,然後女人就全世界話家常去,男人就到處找牆角蹲着海吹胡侃。

那個周六,母親只是托着自己的午飯走了趟周邊的鄰居家,然後領回了文展。文展家住在後面,他大我一歲,而且「讀書不錯」——母親介紹的時候強調了一下。

我不記得當時他什麼表情,我只記得自己「哦」了一聲,用手背蓋住眼睛,繼續睡覺。當時的我吃完飯就睡覺,睡醒後就發呆,然後再吃飯,再睡覺。

我的冷漠沒能讓文展放棄。我記得他當時似乎很用心地觀察了一下我,審視了我房間裡擺放的東西,然後很淡定地坐在了我的床尾。他當時的行為舉止有種崇高的儀式感,我估計他當時就已經覺得自己是個有天命的人,而我或許是他想啟迪或者拯救的第一個人。

他推了推我:「起來,聊聊天。」

「不聊。」我回。

「還是得聊聊,你是想一輩子這麼過去。」

不知道別人的經歷如何,據我觀察,人到十二三歲就會特別喜歡使用「人生」、「夢想」這類詞。這樣的詞句在當時的我念起來,會不自覺悸動。所以我內心波動了一下:「沒什麼可聊的,你別來吵我,我只是覺得一切很無聊而已。」

「正因為你覺得無聊我才要和你聊天,我要告訴你,我們是有機會過想象的生活的,我們可以掙脫這裡的一切。」

這句話倒是讓我坐起來了。我承認他猜出我當時內心在困惑的東西是什麼,可能因為他也曾那麼困惑過。那年我十二歲,小鎮還鋪不起水泥路,到處是土路或者石板路,小鎮的每條小巷都串過,每個屋子都鬧過,剛開始思考自己要過的生活。但當我想象自己的未來,可能像小鎮裡的任何一個成年人,我就覺得無趣得讓自己恐懼。

在當時的我看來,小鎮有種赤條條的無聊感,而自己將要面對的生活也是。但讓我坐起來的,倒是文展矯情卻又真誠的那種表情。他張開雙臂,可能想象自己是只老鷹,但他太瘦了,留在我印象中的是一把撐開着衣服、晾在風中的衣架。

「所以我們要創造我們的生活。」這句話,我每一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因為,當時我想,怎麼能有一個人,把這麼矯情的話這麼認真地說出來。

但我得承認,他說話的時候,有那麼一兩秒,我腦海里晃過諸如草原、大海、星空……此類很浩瀚的什麼東西。

我記得自己坐了起來,看着他,有點眩暈,想了想,說:「我得先睡一覺,明天再找你聊。」

在他要告別前,我才努力睜開眼認真看了看他,卻發覺,他竟然是個兔唇。

第二天我就去找他玩了。

由於我開始恢復對人間的注意,那一天我總算看清楚他的樣子:下半身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可能哪個長輩淘汰的西裝褲,上半身是另一件不合身的、可能哪個長輩淘汰的白襯衫。

文展瘦瘦的胸脯像塊洗衣板,但他卻堅持解開了襯衫上面的三粒扣子。我想,在他的襯衫晃蕩晃蕩地兜着空氣的時候,他能體會到類似飄逸的感覺吧。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的兔唇,他的嘴倔強地扛着一個角度,因而格外惹人注目。

在我的記憶里,少年時期的孩子最容易不自覺做的惡事,就是發現並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每個小孩一旦意識到自己某部分的缺失,總是要戰戰兢兢地小心隱藏着,生怕被發掘、放大,甚至一輩子就被這個缺陷拖入一個死胡同里。我親眼見過,幾個有生理缺陷的小孩被嘲笑、邊緣化,而內心裡放棄對自己的想象,覺得自己只匹配更糟糕一點的生活,從此活成有缺陷的人生。

我因此覺得莫名其妙的崇拜——文展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降伏了缺陷的孩子。

我去他家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周圍將近一半的孩子每個星期天下午都聚集在這。每個人零零散散地坐在他家的客廳里,似乎在等着文展規劃接下來這一個下午的安排。

而文展總是有意無意地每天和不同的小孩聊聊天,邊聊天邊等着更多人的聚齊,等到人聚得差不多了,他才站起來宣布他的提議:等下我們一起去海邊挖文蛤。某某和某某負責去家裡「偷借鋤頭」,某某和某某你們「最好能找來一桿秤,我們挖了文蛤好賣錢」,某某和某某你們要去找兩副挑擔……待一切整頓完畢,一群孩子就從文展家裡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在那一路上,他還會適時地講述海邊樹林的白蛇傳說以及某個村子真實的歷史淵源。

公允地說,那些活動也和一般小孩子的玩耍沒有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一切都要聽文展的指揮。

聽人指揮,對還渴望自由好動的孩子看來,是件不太能接受的事情,而且我想,應該不只是我對他經常性組織的這類活動不感興趣吧。我看得出將近有一半三心二意的人。

每次我看到他用那高調的兔唇和奇怪的語音,布置了一個下午的事情時,總好奇地想,為什麼那麼多人像上課一般,每天固定時間來他家報到。他又是如何,似乎讓自己高出這群孩子不止一個層次,以致讓所有人忘記可以有嘲笑或者反抗他的權利。

因為,他有比這些孩子更高的理想。這是我後來才找到的答案。這答案聽上去很虛假,卻真實構成了文展身上那種硬錚錚的精氣神。

我加入「文展兵團」——後來改名為赤腳兵團沒幾天,就聽說文展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文展兵團的活動時間很固定,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放學四點半到晚飯前的六點,然後就是周六、周日的整個下午。

周六、周日總是結隊出外玩耍實踐,內容多半是烤地瓜、學游泳、挖文蛤之類,周一到周五,在集體做完功課後,總是一些棋牌類的遊戲,跳棋、軍旗、象棋、圍棋、大富翁,等等。文展的家裡,不知道從哪配置好完整的一套棋牌類遊戲,只要湊齊了足夠的人,就可以向他領取。

玩棋牌的時候,更主要的娛樂活動其實還是彼此間的鬥嘴和聊天。這些小孩,習慣用誇張的口吻討論着文展在做的那件很偉大的事情。

「是不是他做完,就會變成和張校長一樣偉大的人?」

「有可能,或許還會變成和毛主席一樣厲害的人。」

我好奇地追問,文展在做什麼偉大的事情。

那些小孩不屑地看着我:「他在做你理解不了的事情,他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好奇心終於沒讓我忍住。等到孩子都散去之後,我把文展拉住,支支吾吾地問:「他們都在說,你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啊?」

文展的兔唇,一笑就會翻出唇白,感覺有些詭異:「你想看嗎?」

我點點頭。

「一般我不讓他們看,但我決定給你看。」說完,他便領着我,往自己的房間走。

他必須和哥哥共享一個房間,但一看就知道哥倆的感情不是很好,因為房間分出了明晰的兩塊區域。

他從床底下掏出一隻棕黃色的皮箱,我想,估計是他母親當年的嫁妝之一。皮箱打開,是厚厚的一疊紙,紙下面,是另外厚厚的一疊書。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疊紙拿出來,一張,一張,輕輕地鋪展在地板上。聲音都壓低了:「你看,這是年份,年份下是我整理出來的、每一年這個國家發生過的我認為重要的歷史事件,我還寫上,我認為的這些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從九歲開始,每天晚飯後我就一個人做這樣的整理,我覺得,要是我能在十八歲前做完這一千多年的整理,我或許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的臉通紅通紅,幾乎可以看到皮膚下的血液在沸騰。

我也突然感覺到一股莫名其妙的熱氣沖了上來,頭頂似乎汩汩地在冒汗,全身的毛孔全部打開。我睜大眼睛看着他,那一刻,我甚至覺得,他已經是個偉大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