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第十卷 · 2 線上閱讀

20 宇宙自然賦予每個人的事物是有益的。這份益處在賦予他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

21 「大地喜愛雨露,驕傲的天空也愛將它施與。」整個世界喜愛創造未來。所以我對世界說:「我跟你擁有同樣的愛好。」「這種事就愛發生」這句諺語不正是源出於此?

22 要麼你在這裡生活,如今已經習以為常;要麼你就離開這裡,並且是你自願離開;要麼你就死去,完成了自己的職責。沒有別的選擇。那就打起精神來吧。

23 要始終明白,別處「草不會更綠」,在山頂、海濱或者你想去的其他地方,一切並無不同。你會發現,柏拉圖說的一段話很是貼切:「為山谷所環繞,在羊群啼叫時,給它們擠奶。」

24 我那起支配作用的心靈,對我而言意味着什麼?我正在把它變成什麼樣,把它派上什麼用場?它的智力是否已經耗盡?它是否已經脫離了社會?它是不是已經跟肉體混在一起,失去了自主的能力?

25 棄主而逃的奴隸便是逃犯。法律就是我們的主人:因此違法者便是逃犯。同樣,感到痛苦、憤怒或恐懼,便是抗拒萬物主宰在過去、現在、未來確立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法律,它規定了萬物主宰分配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命運。因此感到恐懼、痛苦或憤怒,也就變成了逃犯。

26 男子將精子留存在子宮裡,就離開了。然後另一種因果由此接手,造就出一個嬰孩。怎樣的開端,發展出了怎樣的結果!後來也是一樣。孩子將食物咽下了喉嚨,另一種因果由此接手,造就出感覺和衝動,完整的生命和力量,以及各種奇妙的事物。

看看在這樣的奧妙中,發生了什麼吧,看看那發揮作用的力量,就像我們看到力量壓下東西、托起東西一般——不是用我們的肉眼去看,但同樣能夠看清。

27 時常思考:如今發生的一切,以前也發生過。還要想到,它們今後還會發生。把類似場景的同樣劇目銘記於心,包括你親身經歷的一切,還有歷史上發生的一切——比如哈德良朝廷、安東尼朝廷、腓力朝廷、亞歷山大朝廷、克羅伊斯朝廷。所有這些都跟現在一樣,只是演員不同。

28 將每個訴苦或不滿的人想象成行將獻祭、蹬腿嘶叫的豬。躺在床上心中暗恨的人也是一樣。想想束縛我們的那些繩索,所有造物都是被迫屈服,唯有理性的造物才被賦予了心甘情願地順從世事的選擇。

29 想想你平常做的每一件事,然後自問,因為死亡而無法完成這件事,會不會讓死亡變得可怕。

30 每當你因為他人犯錯而動怒,就馬上想想,你會犯下哪些類似的錯誤——有可能是看重金錢、享樂、名聲之類的東西。這樣一想,你的憤怒就能馬上平息了。還可以再想一想,這個人是迫不得已——他還能怎麼做?或者,要是你有那個能力,就把迫使他那樣行事的理由抹消吧。

31 當你看到薩提隆、歐提克斯或海門,想想他們在蘇格拉底的圈子是什麼樣;看到歐提基昂或西爾瓦努斯,想想歐弗拉特斯;看到特羅派奧福羅斯,想想阿爾奇弗龍;看到塞維魯,想想克里同(2)或色諾芬(3);看到自己,想想凱撒家族的一員——每看到一位,都想想一位與他相仿的古人。然後再進一步思考:這些人如今身在何處?不知所蹤,或者隨便去了什麼地方。這樣你就總能將人生看作過眼雲煙,尤其是你還能提醒自己,凡事一經改變,就無復永恆。那為何還要辛苦操勞?何不滿足於有條不紊地度過這段短暫的光陰呢?

(2) 克里同(Criton),蘇格拉底的朋友。

(3) 色諾芬(Xenophon),古希臘歷史學家和軍人,生在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

你試圖逃避的,是什麼樣的物理環境,什麼樣的角色?所有這些不正是對細緻考察人生種種的理性的運用嗎?所以就堅持下去吧,直到你將這些全部吸收掌握,就像強有力的胃吸收所有的食物,或者明亮的火焰將你丟進去的一切化作光焰一樣。

32 別讓任何人有機會如實地指責你為人虛偽,並非善類:要確保任何一個這樣看待你的人都是騙子。這完全取決於你——誰能阻止你做一個善良、真誠的人呢?要是你無法擁有這些品德,就別再苟活於世了。理性也會放棄這樣的人。

33 在既定物質條件下,怎樣做,怎樣說,才能取得圓滿的效果?不論答案為何,做與不做,說與不說,決定權都在於你自己——不要把「遇到阻礙」當成藉口。你絕不會停止抱怨,直到你體驗到像享樂主義者縱情聲色那樣的快樂為止,那就是你對自己遇到的任何一種情況,都能做出合乎人性的恰當反應——就是說,這種反應合乎人的性情。因為你應該將按照本性行事視為享受;而你可以隨時隨地都可以這樣做。

滾筒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到處滾動,水和火也是一樣,自然界的物體和不具備理性的生物也是一樣:它們的道路上布滿藩籬和障礙。但心靈和理性卻有這種能力,它們能夠憑藉本性和意志,越過每一道障礙。

不妨想象一下理性的這種輕鬆穿越一切的本領——就像火焰升騰,石頭墜落,滾筒下坡一般——毫無顧忌。其他障礙要麼來自我們的肉身,要麼——在沒有先入為主的判斷,也未經我們的理性准許的前提下——根本無力阻撓我們成事,或者造成危害。

若非如此,任何遇到此類障礙的人都會馬上變成惡人。其他各種生物若是遇到任何障礙,它們自身的狀況就會發生惡化。但人能恰當地運用情勢,反而會變得更好,更值得稱讚。總之要記住,凡不損害城邦的事物,也不能損害自然的公民;凡不損害法律的事物,也不能損害城邦。我們所說的不幸,都不能損害法律。因此不能損害法律的事物,也不能損害城邦和公民。

34 能夠體察真諦的人,只需一句簡短而平凡的提醒,便能忘卻所有的痛苦與恐懼——比如: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你的孩子也不外是「草木」。這些忠誠之人的高聲頌揚,敵人的詛咒、默不做聲的譴責或嘲笑,也是「草木」:那些維護你身後美名的人,也是「草木」罷了。所有這些都會「春來復甦」,然後又會在風中凋落,森林會「生出新芽」取而代之。萬物都是朝生暮死——這是它們共同的命運——而你卻追逐好惡,仿佛一切永垂不朽。很快你便會合上雙眼,很快也會有人哀悼那將你埋葬的人。

35 健康的眼睛必須能看到所有的光景,而不能說「我只想看淺色的東西」——這是一種病症。健康的耳朵必須能聽到各種聲音,健康的鼻子必須能聞到各種氣味,健康的胃必須一視同仁地接受它生來便要消化的各種食物。因此健康的心靈也要做好應對各種不測的準備。說出「我的孩子一定要活下去」,或者「我怎麼做都會廣受稱讚」的心靈,與只看淺色的眼睛或只吃軟食的牙齒無異。

36 沒有誰能幸運到這種程度:臨終時,臥榻邊沒有幾個人為他即將遭逢的命運感到慶幸。最誠摯的賢者又如何?或許有人在他臨終的那一刻默默思忖:「擺脫了這位師長,我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他對我們這些人並不苛刻,不過我能感覺到,他在默默地責備我們所有人。」最誠摯的賢者尚且如此,至於我們,眾人又有多少理由希望能擺脫我們呢?不妨在彌留之際想想這一點,只要你能這樣勸解自己,就可以更加輕鬆地離去:「我要離棄的是這樣一種生活:就連我為他們百般付出、祈禱、操心的同僚們,也希望我離開,他們無疑希望我的死能給他們帶來些許安慰。」所以何必留戀人世呢?

不過,不要因此在臨終之際,對他們感到心灰意冷,而要固守自己的品格——友好、和善、大度。同樣,你與他們分別,不應悲苦萬狀,而應該像安詳的逝者靈魂與軀殼輕鬆分離一般。自然將你束縛在他們身邊,使他們成為你的同僚,但現在自然解開了束縛。我離開他們,就像離開親人一樣,但我不會抗拒,也不需要強迫。這也是順應自然的一種方式。

37 儘量養成這樣的習慣,不論別人做了什麼事,你都問自己:「他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先從反省自身做起吧。

38 要記住,那扯動絲線的,是我們隱秘的內心:它是行動的動力,是生活的準則,可以說,它就是我們自身。所以不要把外在的軀殼和周邊的器官看得跟它一樣重要。那些就像是斧頭之類的工具,區別只是它們長在身上而已。一旦少了讓它們開始或停止活動的媒介,它們就沒有了用處,就像織工的梭子、作家的筆、車夫的鞭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