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34章 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 3 線上閱讀

器官捐獻效應與系統1控制下的框架效應不同,它可用系統2的懶惰給出很好的解釋。若人們已經決定自己想幹什麼,會勾選這一項;如果他們還沒有想好,則要想想是否要勾選這一項。我認為,人們要填的這張是否願意捐獻的表格與他們的決定相對應。我將器官移植表想象成要求人們解決算術問題:2+2=?另一項中又有另一個問題:13×37=?捐獻率當然會受到這些數字的影響。

當構想的作用得到認可後,一個政策問題產生了:應該採用哪種構想呢?在這個問題中,回答很明顯。如果你相信大量捐獻器官對於這個社會有好處,你就不會在有100%捐獻率的情形和有4%的司機的捐獻率的情形間保持中立立場。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能反覆看到,某個重要的決定是受該情況下完全無關緊要的特徵的控制的。這似乎令人困窘—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作出重要決定的辦法。而且,這也不是我們想要體驗到的大腦的工作方式,但這些認知錯覺的實例確實是不容詆毀的。

討論的事項有理由與理性代理理論相抗衡。一個名副其實的理論可確定某些事件是不可能的—如果理論是正確的,某些事件就不會發生。當觀察到「不可能」事件發生時,該理論就是被偽造的。有確切證據證明理論是虛假時,理論也還會存在很長時間,理性代理理論模式當然也能經受住我們看到的和許多其他證據的檢驗。

器官捐獻的例子表明了人類理性對現實世界有很大的影響。理性代理模式的信從者和懷疑者之間的一個重要不同是信從者只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關於選擇的構想不能決定對重要問題的偏向。即使在探討這個重要問題時,他們也不會感到有興趣,因此我們的決策常會有不好的結果。

對此,對理性持懷疑態度的人不會感到驚訝。他們對無關緊要的因素會成為偏向的決定因素比較敏感,我希望讀到本書的人能有這種敏感。

示例—框架和現實
「如果他們能對自己會得到多少錢而不是會損失多少錢有個框架的話,就會對將要發生的事有心理準備。」
「通過改變參照點來重新架構問題吧,假想我們沒有擁有過某個東西,我們會認為它值多少錢呢?」
「對於損失,要在大腦中將其引入『一般收入』,這樣你就會感覺好一點!」
「他們要你在他們的郵件列表中勾選以表明不加入他們。如果他們要你在他們的郵件列表中勾選表明參與的話,他們的郵件列表就會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