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33章 評估結果的逆轉 · 1 線上閱讀

假設,某人走進了附近的一家便利店,裡面恰巧發生了搶劫案,他不幸中彈。你認定他是因中彈而導致右臂殘疾。你的任務就是給這起搶劫案中的受害者設定賠償金額。

此人住所附近有兩家商店,其中一家是這個人常去的。請思考以下兩種情況:

·搶劫案發生在此人常去的那家商店。

·此人常去的那家商店的店主要去參加一個葬禮,商店不營業,這個人就去了另一家商店,而就在那家商店裡,他中彈了。

此人中彈的那家商店是否會對此人的賠償有影響?

你會通過聯合評估對此作出判斷,即將兩種情況同時考慮在內並進行對比。你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如果你認為第二種情況會得到更高的賠償,你就會給這種情況分配更高的美元價值。

大家都會認同這個答案,即在這兩種情況下,賠償金應該相同。賠償針對的應該是受害者受到的重創傷害,而搶劫案發生的地點對賠償會有何影響呢?對這兩種情況的聯合評估會使你對賠償過程中的相關情況產生同情。對於大多數情況來說,地點不是相關情況中的一個。在其他需要鮮明對比的情況中,思考較慢,且系統2也參與其中。

這兩種情況最初是由心理學家戴爾·米勒(Dale Miller)和凱茜·麥克法蘭(Cathy McFarland)設計的,他們將這兩種情況展示給不同的人看,並請他們作出評估。在他們這一跨學科的實驗中,每位受試者都只看到了一種情況,並用金錢來衡量這個人的受害程度。他們發現(你肯定也猜到了)如果受害者受傷的商店是他不常去的那家而不是他常去的那家,他得到的賠償會更多。人們自然會想「要是他去的是常去的那家店就……」正是這種想法引起了心酸這種與事實相反的感覺。系統1的替代和強度匹配機制將用金錢來表達對某件事的情感反應強度,使得金錢價值有了很大的不同。

兩項實驗對比鮮明。幾乎所有將兩種情況放到一起來看(受試者包括在內)的人都同樣認為悲痛不是合理的想法這一原則。不幸的是,只有在將兩種情況放到一起看時,才能得出這個原則,而現實生活中,這兩種情況不可能同時發生。我們通常用受試者組間模式體驗生活,在這種模式中,可能會改變你的想法且有鮮明對比的方案並不存在,當然了眼見即為事實。因此,你的道德觀不一定能支配你的情感反應,並且從內心角度看,在不同情況下大腦中生成的道德直覺都不是一致的。

搶劫案中單一評估和聯合評估的不一致屬於判斷和抉擇中的逆轉。偏好逆轉(preference reversals)是在19世紀70年代被首次提出來的,此後幾年,其他方面的逆轉也相繼被提出來。

 

開啟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跨界交流

偏好逆轉在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間的對話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引起注意的逆轉是由薩拉。利希滕斯坦和保羅。斯洛維克提出的,他們都是心理學家,在密歇根大學做畢業設計時,他們和阿莫斯是同一屆的。他們就賭注的偏好逆轉做了項實驗,關於此實驗,我會做簡要說明。

將有36個格的輪盤轉兩次,你可以在兩個賭注中選擇一個。

賭注A:11/36的概率贏得160美元,25/36的概率損失15美元。

賭注B:35/36的概率贏得40美元,1/36的概率損失10美元。

你可以在無風險和有風險的賭注間選擇:一個幾乎肯定會贏,但贏得不多;另一個是贏的概率小,但可以贏一大筆,還有很大可能會輸錢。

現在請單獨考慮每個賭註:如果你是該賭注的持有者,你最低會以多少錢賣掉它?記住,你不是在和別人討價還價,你的任務是決定你真的願意放棄這一賭注時,可以接受的最低價錢是多少。你來嘗試一下。你可能會發現,在這項任務中,贏得的錢數尤為突出,你對賭注的評估被錨定在了其價值上。A賭注中支撐這一猜想的結論和賣價都要比B賭注的好。這就是偏好逆轉,即人們會選擇B而不是A。不過,如果他們只能在其中選一個的話,他們會認為A比B有更高的價值。就像是搶劫案中的那種情況,偏好逆轉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聯合評估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情況的一個方面上,即A賭注沒有B更穩妥,而這點在單一評估中則沒那麼突出。當選擇聯合評估時,致使單一評估中產生不同觀點判斷的特徵就會受到克制或認為不相關,這種特徵包括第一個例子中走錯商店的受害者的悲痛和第二個例子中錨定獎品的心酸。系統1的情緒反應很可能會決定單一評估;而聯合評估中出現的對比也常需要更仔細、更需要付出努力的評估,這其中需要系統2的參與。

偏好逆轉可在受試者間(within-subject)的實驗中得到證實。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對很多商品作出兩套定價並從中作出選擇。受試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選擇時的不一致性,而且在面對這種不一致性時,他們的反應很好笑。1968年,薩拉·利希滕斯坦曾採訪該實驗中的一名受試者,這次採訪堪稱業界經久不衰的經典。薩拉和這個困惑的受試者(該受試者後來又願意花一筆錢放棄自己剛選擇的賭注,選擇自己剛放棄的賭注,而且他多次改變主意)進行了詳細的交談。

理性的經濟人當然不易受偏好逆轉的影響,因而偏好逆轉現象被看成是對理性因素模式以及建立在理性因素模式之上的標準經濟理論的一種挑戰。這種挑戰本可以被忽略,但卻沒有。就在偏好逆轉現象被報道的前幾年,有兩位知名的經濟學家戴維·格雷瑟(David Grether)和查爾斯·普萊特(Charles Plott)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就對利希滕斯坦和斯洛維克所描述的現象談了自己的研究。這也許是實驗心理學家第一次作出了引起經濟學家關注的發現。對於學術論文來說,

格雷瑟和普萊特的文章簡介部分寫得有些誇張,他們的意圖很明確:「經濟學家應該對心理學感興趣,而且正是在心理學領域中構建起了數據和理論體系。從表面價值的角度來看,數據與偏好理論並不一致,而且會就研究重點生成更多經濟學上的含義啟示……「該論文指出了心理學研究成果不適用於經濟學領域而設計的一系列實驗。

格雷瑟和普萊特列出了13種理論來解釋最初的發現,並指出了精心設計的、可測試這些理論的實驗。他們提出了很多假設,其中一種(當然心理學家會認為這種假設有些做作)是實驗的結果本應該是心理學家得出來的!最後只有一種假設經受住了檢驗:即心理學家是正確的。格雷瑟和普萊特承認,從標準的偏好理論來看,這種假設是最不令人滿意的,因為「如此一來,個人選擇可依賴作出選擇時的環境」,這顯然與一致性學說相悖。

你可能會覺得這一驚人結果使得經濟學家們的理論基礎假設受到了質疑,會引起經濟學家的自我反思。但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包括心理學和經濟學,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發展的。理論基礎應該是強有力的,而且要質疑某一既定的理論,只有一項發現是不夠的。事實上,格雷瑟和普萊特那篇直言不諱的文章對認定經濟學家(也可能包括格雷瑟和普萊特)的疏忽有着直接的影響。不過,這篇文章卻對經濟學家們正視心理學的研究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促進了兩個學科間的跨界交流。

 

聯合評估引發偏好逆轉

「約翰高嗎?」如果約翰高5英尺,你的回答就會取決於他的年齡。如果他6歲,他自然是很高;如果他16歲,這個身高就算矮的了。你的系統1會自動檢索相關信息,同時,你對高的概念也會隨之調整。你還會根據類別來匹配各項參數,比如回答:「在餐館裡吃飯,多少錢的一頓飯可以和約翰的身高相匹配?」你的回答會取決於約翰的年齡,即如果他16歲,這頓飯就比他6歲時更便宜。

但是,請看下面的說法:

約翰6歲,他身高5英尺。

吉姆16歲,他身高5.1英尺。

在單一評估中,由於每個人的參照標準不一樣,大家都會覺得約翰很高,而吉姆不高。如果你需要對比,比如「約翰是和吉姆一樣高嗎」,你會回答不是。這個問題不會引起疑問,也沒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不過,在其他情況下,即事物和事件在它們各自的情境中進行比較時,會造成對重要事情的選擇不一致。

你不應該形成單一評價和綜合評價總是不一致的印象,也不應該認為判斷完全是混亂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多個範疇,因為我們有標準,例如,6歲的孩子或者桌子。判斷和偏好在同一種類中是一致的,但當事物從屬於不同的種類時,就是不一致的了。例如以下3個問題的答案:

你喜歡蘋果還是桃?

你喜歡牛排還是燉菜?

你喜歡蘋果還是牛排?

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中的事物屬於同一個種類,你能立即回答出自己喜歡哪一個。此外,你可以從單一評估(「你有多喜歡蘋果」和「你有多喜歡桃子」)中得到自己的喜好評價,因為蘋果和桃子都是水果。由於不同的水果是通過相同的標準進行對比的,在單一評估和聯合評估中,每種水果都可以直接進行對比,因而也就不存在偏好逆轉了。與種類內的問題不同的是,蘋果和牛排的對比沒有固定的回答。

蘋果和牛排與蘋果和桃子不同,從本質上講,它們是不可以相互替換的,它們也不能滿足同樣的需求。有時你會想吃牛排,有時又想吃蘋果,但你很少會在想吃蘋果時說吃牛排也一樣,或者在想吃牛排時說吃蘋果也一樣。

假設你收到一封自己信賴的組織發來的電子郵件,要求你對某一事業作出貢獻:

很多繁殖海豚的地方都受到了污染的威脅,這導致海豚的數量減少。一個由私人捐獻的特殊基金會成立了,並給海豚提供無污染的繁殖區。

這個問題能引發什麼樣的聯想呢?你是否意識到腦中閃現了相關事業的想法和記憶?你很可能會想起保護瀕危動物的工程。你的系統1會自動評估其好壞,並對海豚在瀕危動物中的排名生成一個大致的印象。海豚要比白釉、蝸牛或鯉魚這樣的動物更惹人喜愛—也就是說海豚比大腦自動進行對比的動物更受歡迎。

你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不是你是否更喜歡鯉魚,你需要對此進行美元價值評估。當然,你可以從以往的經驗中知道你從沒有對這種要求做出過回應。設想你就是對這種要求作出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