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31章 能帶來長遠收益的風險政策 · 2 線上閱讀

遵循這條建議不是沒有可能的。金融市場中有經驗的交易者每天都以此建議為生,他們通過寬框架來減輕虧損帶來的痛苦。正如書中已提及的那樣,我們知道可以通過引導受試者「像商人那樣思考」,使他們不去規避損失,這就正如有經驗的棒球卡商人不會像新手那樣受到稟賦效應的影響一樣。學生在不同的指導下可能會做出有風險的決策(接受或拒絕他們有可能會輸掉的賭局)。在窄框架的情況下,他們被告知在做決策時應該「將每一個決策都當做你唯一需要做的決策」,並且要體會這些決策帶給自己的情緒反應。在寬框架的情況下做決策的建議,包括「將自己想象為商人」,「你總是做這樣的事」,以及「將它看做眾多財政決策中的一個,這樣一個決策會在將來一起被併入『證券投資組合』中」。實驗者通過心理學方法評估了受試者對盈與虧的情緒反應,方法包括測謊時用的測試皮膚電導率等。正如人們期望的那樣,寬框架緩解了人們對損失的情緒反應,增強了他們承擔風險的意願。

損失厭惡和窄框架的結合是一個代價更大的禍端。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降低查看自己投資結果的頻率來避免這一禍端,並在獲得寬框架帶來的情感收益的同時節約時間、減輕痛苦。時刻關注每日的經濟波動是種虧本的對策,因為頻繁的低額損失帶來的痛苦比同樣頻率的低額收益帶來的快樂程度更為強烈。一個季度查看一次就足夠了,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這樣的頻率還要高一些。刻意避免查看短期結果,除了可使投資者的心情更為愉快以外,還可以提升決策和結果的品質。對壞消息典型的短期反應就是加劇損失厭惡。查看總體反饋的投資者很少能得到類似的壞消息,就更有可能不規避損失,結果也會賺得更多。如果你不知道每隻股票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情況,也就不會對你的證券投資組合進行無效的變動。在幾個周期內都不改變某個投資的承諾(「鎖定」投資的相同說法)可以改善財務狀況。

 

風險政策可以抵消風險厭惡的偏見

善於使用窄框架的決策制定者在每次面臨風險決策時都會帶有偏見。每當相關問題出現時,他們就會使用風險政策,而風險政策確實可以改善他們的表現。我們熟悉的風險政策有「在買保險時,總是選擇最高的免賠額」以及「絕不要買延長保險」等。風險政策是一種寬框架。在保險的例子中,你期望偶爾的損失是完全免額的,或是無保險產品損壞的頻率別太高。與之相關的問題是,你設想自己接觸的這個風險政策從長遠來看肯定會為你帶來收益,而你減少或是消除偶爾的損失所引起的痛苦的能力如何呢?

風險政策與我前面提到的外部意見類同。外部意見將注意力從當前情境的特性轉移到類似情境結果的數據上。外部意見是思考計劃的寬框架。風險政策在一組類似的選項中嵌入了一個特別有風險的選項,也利用了寬框架。

外部意見和風險政策是補救兩種不同偏見的方法,而這兩種偏見會影響許多決策的制定:規劃謬誤中的過度樂觀以及損失厭惡中的過度謹慎。這兩種偏見相互對立。過度樂觀使個人和組織免於損失厭惡的不好影響;損失厭惡使人們不會產生過度自信的樂觀主義。這樣的結果對於決策制定者來說是有益的。樂觀主義者認為他們做決策時比在實際情況下更為謹慎,而損失厭惡者則會正確地拒絕危險的提議(在沒有外部意見的情況下,他們是可能接受這些提議的)。當然,我們不能保證這些偏見會在所有情況下都相互抵消。能夠同時消除過度樂觀以及過度規避風險的機構應該採取這種做法,將外部意見與風險政策結合來考慮應該可以實現其目的。

理查德·泰勒曾與一家大型企業的25名部門總經理進行過有關決策制定的討論。他請他們考慮一個有風險的選擇,作這一選擇,他們可能賠掉自己的大量資金或是使那筆資金翻倍,其中賠和贏的可能性是相當的。沒有一位經理願意接受這個如此大風險的賭局。泰勒又詢問了這家企業執行總裁的意見,他當時也在場。這個執行總裁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想要他們所有人都冒險。」在這個談話的情境之下,這位執行總裁很自然地採用了寬框架,這個框架綜合權衡了所有25個賭注。就像面對100次拋硬幣機會的山姆一樣,這位總裁可以依靠統計結果來使整體風險降低。

示例—風險政策
「告訴她應該像商人那樣思考!有賺,當然也有賠。」
「我決定每個季度查看一次我的證券投資組合。我總是選擇規避損失,因此在面對每天價格波動的情況下總是不能做出理性的決策。」
「他們從不買延長保險,這是他們的風險政策。」
「我們公司每個部門經理在其所在領域都採取損失厭惡的做法。這很正常,但造成的後果是,這個機構不敢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