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1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啟發法 · 2 線上閱讀

也許這個有悖論的實驗中最有趣的發現就是悖論不一定會被發現:人們有時依照提取到的內容而非提取的輕鬆程度來作出判定。你真正了解行為模式的證據就是你知道如何讓其發生逆轉。施瓦茨和他的同事們接受了這一挑戰,去探索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這種逆轉。

受試者想到那些行事果斷的例子的輕鬆程度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前幾件事情提取時很容易,但很快就變得越來越難。當然,受試者的思考順暢性也會慢慢下降,但在列舉6~12件事中順暢性的下降速度顯然要超出受試者的預料。結果表明受試者作出了推理:如果我在回想能體現自己果斷行事的例子時遇到了超乎想象的困難,那說明我根本就不是個果斷行事的人。請注意,這個推理建立在受試者未曾料到的情況之上—順暢性比預期的更糟糕。此例中受試者運用的可得性啟發法被叫做「無法解釋的不可得性」啟發法才更合適吧。

施瓦茨和他的同事們論證道,他們為受試者解釋其在回想相關經歷的流暢性(發生變化的問題),由此可以干擾啟發法。他們告訴受試者在回想事件時他們會聽到背景音樂,而且音樂會對他們完成記憶任務產生影響。實驗人員告訴一些受試者音樂能幫助他們回想起相關例子,卻告知其他受試者聽音樂其回憶會不那麼順暢。不出所料,那些對順暢性有所認識的受試者沒有將音樂看成是一種啟發法;而那些得知音樂會使回憶更困難的受試者無論完成提取6件還是12件的任務,對自己果斷程度的估測沒什麼兩樣。其他的主要實驗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若通過展示曲線或直線的文本框,或屏幕的背景顏色,又或其他與實驗預期不相關的因素對體驗到的順暢性作出虛假解釋的話,判斷便不再受提取輕鬆程度的影響。

誠如我所述,用可得性來判斷的過程包括了一個複雜的推理鏈。受試者會體驗到,他們在提取事件時,順暢性會逐漸降低。他們顯然對順暢性的下降率事先有過預計,但那些預計是不準確的:想起新事例的困難增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計。正是這種超出預期的低順暢性使那些被要求列舉12個事例的人將自己描述成優柔寡斷之人。了解個中緣由,低順暢性也就不會再影響判斷了。這個過程看似由一套複雜的推理組成。自主的系統1能勝任這項任務嗎?

回答時其實根本就不需要複雜的推理。在系統1的基本特徵中,其中一點就是這一系統具有設定預期的能力,當現實與預期相悖時它就會感到驚訝。該系統還會提取造成驚訝情緒的可能原因—通常是在近期所經歷的各種驚訝體驗中找到一個可能的原因。此外,系統2在運行中會重塑系統1的預期,因此一件本該令人驚訝的事就變得正常了。假設有人事先告訴過你那個住在隔壁的3歲大的小男孩經常戴着一頂禮帽坐在小推車裡,那麼當你真的看到他戴着禮帽時就不會像事先並不知道(這件事)那麼驚訝了。在施瓦茨的實驗中,受試者事先知道背景音樂可能是影響他們回想具體事例的一個原因,因此他們對提取12件事的難度也就不再那麼吃驚了,這種難度也就不大可能影響他們對自己果斷行事程度的判斷。

施瓦茨及其同事發現,判斷涉及自身情況的人往往更有可能關注他們從記憶中提取的事件數量,對順暢度則不大關注。他們請兩組同學參加對心臟健康風險的研究,其中一半學生有心臟病家族史,他們應該比其他沒有這種家族病史的人更注重這個研究。所有的學生都要回想自己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影響心臟健康的3種或8種行為(按照要求,有些學生需要回想的是危險行為,其他學生需要回想的是保護性行為)。沒有心臟病家族史的學生對這項任務較隨意,遵循的是可得性啟發法。覺得想起8件危險行為很難的學生覺得他們相對安全,而那些努力回想安全做法的學生卻感覺自己處於危險中。有心臟病家族史的學生則表現出相反的模式—他們在想起很多安全做法時覺得很安全,在想起很多危險行為時感到很危險。他們還更有可能覺得自己將來的行為會受到自己對危險做法評估的影響。

由此可見,事件在腦海中呈現的輕鬆程度體現出系統1的啟發作用,然而當系統2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時,受試者關注的就不再是提取記憶的輕鬆度,而是回憶起來的若干事例的內容了。各種各樣的證據都指向統一結論,即那些跟着系統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見的影響,比那些警惕性更高的人受影響的程度更大。在下面這些情況中,人們都在「跟着感覺走」,提取輕鬆度對他們的影響要大於其回想事例內容帶給他們的影響:

·當他們同時忙於另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任務時。

·因他們剛剛想起生命中的一個快樂片段而心情大好時。

·如果他們在抑鬱量表中得分很低的話。

·儘管對這項任務所給話題的了解達不到專家級水準,但他們也算是對此領域了解頗多的新手了。

·他們跟着感覺走卻拿了高分時。

·如果他們(或別人令他們感到)很強大時。

我認為最後一個發現尤其有趣。幾位作者引用一句名言來介紹自己的文章:「我沒有滿世界做民意調查來告訴自己怎樣做才對,知道自己的感受就夠了。」他們進一步表明,對直覺的依賴只是個人品行特徵的一部分。他們只想提醒人們,能力可以提升我們對自己直覺的信任。

示例—可得性
「因為上個月發生了兩架飛機相撞事件,她現在更願意坐火車。這真是愚蠢,風險其實並沒有真正降低,這就是可得性偏見。」
「他低估了室內污染的風險,因為媒體對此報道極少。這是可得性的影響。
他應該看些統計數據。「
「她最近看的間諜電影太多了,因此她看什麼都覺得有陰謀。」
「這位執行總裁連續多次成功,因此失敗不會輕易在她的腦海中出現。可得性偏見使得她過於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