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1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啟發法 · 1 線上閱讀

1971~1972年,阿莫斯和我在俄勒岡州的尤金度過了我們最為高產的研究時期。我們在俄勒岡研究院做客,在我們研究的領域—判斷、決策制定和直覺性預測—中該研究院後來誕生了很多未來之星。主要負責接待我們的是保羅。斯洛維克,他曾是阿莫斯在安阿伯市時的同學,也是他一輩子的朋友。保羅當時即將成為風險心理學領域中的領軍人物,他獨領風騷幾十年,也獲得了很多榮譽。保羅和他的妻子洛茲帶我們感受尤金的生活,很快我們也開始效仿尤金人,常去跑步、燒烤,帶孩子去看籃球賽等。我們非常努力地工作,做了很多關於啟發法的實驗,也寫了很多文章。晚上的時候,我就寫那本《注意與努力》,那段時間我非常忙。

我們的項目中有一項是對「可得性啟發法」進行研究。我們問自己,人們在想要估計某類事件的出現頻率時到底是怎麼做的,這些事件包括「人在60歲之後的離婚概率」或「(是否是)危險的植物」等。我們認為這種自問就是啟發法。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從記憶中搜尋這類問題的實例,如果搜尋過程既輕鬆又順暢,這些事的發生概率就會被判斷為很大。我們將可得性啟發法定義為通過「實例呈現在腦中的輕鬆程度」來判斷概率的過程。我們的系統闡述似乎已經給出了這一方法的明確定義,但可得性這一概念此後仍在不斷得以精煉。我們在研究可得性的時候還沒有闡發兩個系統的方法,而且我們並沒有費盡心思去確定啟發法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主觀策略,還是一個自主運行的無意識行為。現在我們知道啟發法其實涉及兩個系統。

我們之前思考的問題是,到底需要在大腦中搜尋多少實例才算是輕鬆回憶,以獲得某一印象。我們現在知道了答案:一個也不用。例如,請考慮下面兩組字母可以組成多少個單詞。

XUZONLCJM

TAPCERHOB

你幾乎不必去想什麼實例,一打眼就知道其中一組字母比另一組組成單詞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會多10個或者更多。同樣,想要清楚地了解不同國家去年出現在新聞中的相關頻率(比利時、中國、法國、剛果、尼加拉瓜、羅馬尼亞等)你也無須回想具體的新聞報道。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利於團隊關係融洽

與其他判斷啟發法一樣,可得性啟發法就是用一個問題替代另一個問題:你希望估測某一範疇的大小或某一事件的(發生)頻率,但你卻會提到自己想到相關實例的輕鬆程度。問題的替代必然會產生系統性錯誤。你會發現啟發法是如何通過一個簡單的過程導致偏見的,不直接說出(事件發生的)頻率,而是列舉那些使你輕鬆想起相關實例的因素,其中的每個因素都會成為偏見的潛在來源。試舉幾例:

·你可以很輕鬆地回想起引起自己注意的突出事件。好萊塢明星的離婚事件和政客的性醜聞事件格外引人注目,想到這些實例並不難。因此,你很容易誇大好萊塢離婚事件和政客性醜聞事件的頻率。

·一個大事件會暫時提高此類事件的可得性。飛機失事事件會有媒體來報道,這也會暫時改變你對飛行安全的看法,接着你又看到路旁有輛汽車着火了,於是這些事故會暫時盤踞在你的腦海中,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此時充滿更多難以預料的事。

·親身經歷、生動的圖片和鮮活的例子比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單純的文字或是統計數據更容易讓人回想起來。一個與你相關的判決錯誤會逐漸削弱你對司法體系的信任度,其影響程度比你在報紙上讀到類似事件的影響更深。

你可以儘可能地抵制如此之多的潛在的可得性偏見,但那樣做會令你身心俱疲。你必須通過自問一些問題努力重新審視自己的印象和直覺,比如「我們是否會因為小區內最近發生了幾起偷盜事件就認為青少年盜竊是個嚴重問題」或者「我認識的人去年沒有得感冒的,我是不是就沒必要打免疫針了呢」。時刻對偏見保持警惕是件累人的事—但由此便可避免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因此付出努力也是值得的。

有個很著名的可得性實驗表明,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可以使夫妻和睦相處,而且很可能在其他的合作計劃中與他人的關係也很融洽。在一項廣為人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問夫妻雙方的問題是:你為保持此地整潔作了多大貢獻?用百分比來表示。此外,夫妻倆還回答了如「倒垃圾」、「發起社交互動」等類似問題。那麼這兩位自我估測的貢獻率合計能達到100%嗎,是更多或者更少?不出所料,他們自我估測的貢獻率合計超過了100%。一個簡單的可得性偏見就可以對此作出解釋:夫妻二人記自己的努力和貢獻比記對方的清楚得多,而且可得性的不同導致了對頻率判斷的不同。偏見不一定是自私的:這對夫妻還過多地將兩人的爭執歸因於自己,儘管這一比例比兩人在那些積極正面的事件中的自評比例小得多,但也是難能可貴了。同樣的偏見對常見的觀察同樣適用,很多合作團隊成員感覺他們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分內工作,還感到其他人並不感激自己作出的貢獻。

我通常對人們控制偏見的潛能不是很樂觀,但這次例外。成功去除偏見的案例還是存在的,即我們可以很輕鬆地識別出功勞分配問題是何時出現的,尤其當幾個人同時感到他們的努力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同時更是如此。自己周圍的那些人通常也會付出超出100%的努力工作,只要你看到這一點有時就足以緩和這種(心理失衡)情形。任何情況下,每個人都該牢記這一點。你做的事情偶爾會超出自己的分內事,但你應該知道,當你有可能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的團隊裡的每個成員也都可能有同感。

 

可得性偏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20世紀90年代早期,人們對可得性啟發法的理解有了重大進展。那時,由諾伯特·施瓦茨(Norbert Schwarz)領導的一組德國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人們對某件事發生頻率的印象是如何受到列舉實例的具體數目這一要求的影響的?

設想你自己就是那個實驗的受試者:

首先,列出6個你果斷行事的例子。

接下來評判一下你有多果斷。

假如有人要求你列12件自己表現得果斷的事(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難列出這麼多件事)。你對自己果斷程度的判定會有所不同嗎?

施瓦茨和他的同事觀察到列舉事件的任務可能會通過兩種不同方式加強對特點的判斷:

·能回想起的事例數量。

·事件在腦中呈現的輕鬆程度。

列舉12個例子的要求使得兩個決定因素相互排斥。一方面,你剛想起了幾件自己做得很果斷的事;另一方面,你想起前三四件果斷的事可能很輕鬆,可說出12件就要挖空心思了,回憶起來也沒有那麼順暢。哪個更重要呢,提取的數量還是提取的輕鬆感和順暢性?

兩個因素間的較量誰是贏家一目了然:那些列舉了12件事的人認為和只列舉了6件事的人相比,自己不夠果斷。而且,列舉出自己表現不夠果斷的12件事的那些受試者最終卻認為自己非常果斷!如果無法輕鬆地想起懦弱的事例,你可能就會說自己一點也不懦弱。自我評估是由事件呈現在腦海中的輕鬆度來衡量的。輕鬆地想起某件事的體驗比想起事情的數量更重要。

同一個小組的另外一些心理學家對順暢性的作用作了一個更為直接的實證研究,實驗中所有的受試者都按要求列出了6件果斷(或不果斷)行事的例子,同時還保持着特定的面部表情。「微笑者」要收縮顴肌,露出淺淺的微笑:「皺眉者」要皺着眉頭。如你所知,皺眉通常伴有認知緊張,且其影響是對稱的:執行任務時被要求皺眉的人付出的努力更多,體驗到的認知緊張也更強烈。研究者預計皺眉者在提取果斷行為時會有難度,因此會估計自己缺少果斷性。結果也的確如此。

心理學家喜歡產生悖論的實驗,他們懷着極大的興趣運用了施瓦茨的發現。例如,人們:

·在回憶起自己多次騎自行車的經歷後,依然相信他們自己不經常騎自行車。

·在被要求用更多的論據支撐自己的選擇時自信心下降。

·在列出多個避免某種問題的方法後,卻對避免此問題顯得更加不自信。

·在列出某輛車的優點後,對該車變得沒那麼感興趣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教授發現了一個利用可得性偏見的巧妙方法。他讓不同組的學生列出改進課程的方法,要求不同組列出不同數量的方法。正如他所預料,列出較多改進方法的學生對這一課程的評價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