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第四部 普呂梅街的牧歌和聖德尼街的史詩 第六卷 小加弗羅什 · 一 線上閱讀

風的惡作劇

一八二三年以來,蒙費梅那間小飯店逐漸衰落,雖未跌進破產的深淵,但陷入小債務的污水坑裡;泰納迪埃夫婦又有了兩個孩子,兩個都是男的。一共是五個;兩女三男。孩子很多。

泰納迪埃的女人在後兩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甩掉了他們,運氣特好。

甩掉這個字眼很合適。這個女人身上天性不全。這種現象的例子可不止一個。泰納迪埃的女人像拉莫特-烏當庫元帥夫人一樣,做母親只限於愛自己的女兒。她的母愛到此截止。她對人類的仇恨從自己的男孩身上開始。在對她的兒子那方面,她的狠毒垂直而下,她的心在這裡形成陰森森的絕壁。讀者已經看到,她憎恨長子;她厭惡另外兩個男孩。為什麼?不為什麼。最可怕的理由和最無可爭辯的回答是:不為什麼。

「我不需要一大窩孩子,」這個母親說。

我們來解釋一下,泰納迪埃夫婦如何擺脫最後兩個孩子,甚至從中漁利。

上文提到過的瑪儂姑娘,成功地讓吉爾諾曼老頭支付她的兩個孩子的撫養費。她住在塞萊斯坦沿河街,小麝香老街的拐角;這條街已竭盡全力把它的壞名聲〔1〕變成香氣。大家記得,三十五年前,巴黎的塞納河沿岸各區,白喉肆虐。醫學利用這次機會,廣泛試驗明礬噴霧劑的療效,今日,已由外塗碘酒更有效地代替了。在這場流行病中,瑪儂在一天中失去了兩個男孩,一個在早上,另一個在傍晚,他們都還很小。這是一個打擊。這兩個孩子對他們的母親很珍貴;他們代表每月八十法郎。這八十法郎按時領取,由吉爾諾曼先生的年息代理人,住在西西里王街的退休執達員巴爾日先生付給。孩子死了,入息也就埋葬了。瑪儂姑娘尋找辦法。在她所屬的邪惡黑社會中,無所不知,卻守口如瓶,互相幫助。瑪儂姑娘需要兩個孩子。泰納迪埃的女人有兩個孩子。同樣性別,同樣年齡。這一邊好安排,那一邊好安置。兩個小泰納迪埃變成了小瑪儂。瑪儂姑娘離開了塞萊斯坦沿河街,住到克洛什佩斯街。在巴黎,把城市與個人相連的身份,隨着街道變換,也就中斷了。

〔1〕 小麝香街原名暗娼街。

戶籍管理部門沒有得到任何申報,也就沒有過問,冒名頂替便最簡單不過地完成了。只不過,泰納迪埃要求,出借孩子,每月十法郎,瑪儂姑娘答應了而且付錢。不消說,吉爾諾曼先生繼續按約定執行。他每隔半年看一次孩子。他沒有發覺調包。「先生,」瑪儂姑娘對他說,「他們多麼像您呀!」

泰納迪埃也搖身一變,抓住這個機會變成榮德雷特。他的兩個女兒和加弗羅什幾乎來不及發覺他們有兩個弟弟。人窮到一定程度,會有一種冷漠,把人看作惡鬼。最親近的人,對您只不過是朦朧的影子,在生活的模糊背景中難以分辨,很容易混同於看不見的事物。

泰納迪埃的女人本來就想永遠拋棄兩個小兒子,把他們交給瑪儂姑娘那天晚上,她產生了,或者佯裝有顧慮。她對丈夫說:「這樣可是拋棄孩子呀!」泰納迪埃盛氣凌人,十分冷漠,用這句話打消顧慮:「讓-雅克·盧梭做得更妙!」母親從顧慮轉到不安:「警察要來找我們麻煩呢?我們所做的事,泰納迪埃先生,你說,允許嗎?」泰納迪埃回答:「樣樣允許。就像看到藍天一樣自然。再說,對身無分文的孩子,誰有興趣關心呢。」

瑪儂姑娘是犯罪集團中的風雅女人。她愛打扮。她和一個加入法籍的英國高明女賊合住,陳設矯揉造作而又寒酸。這個成了巴黎人的英國女子,同富人來往,受到青睞,同圖書館的勳章和馬爾斯小姐的鑽石失竊案有密切牽連,後來在犯罪檔案中十分有名。大家管她叫「密斯大姐」。

兩個孩子落到瑪儂手中,用不着抱怨。他們有八十法郎墊底,就像一切可供盤剝的東西,受到了照顧;穿得一點不壞,吃得一點不差,幾乎受到「小先生」一樣的對待,同假母親比同真母親過好得多。瑪儂姑娘要做貴婦,在他們面前不說切口。

他們這樣過了幾年。泰納迪埃預見正確。一天,瑪儂姑娘交給他每月支付的十法郎,他對她說:「『父親』要給他們教育了。」

這兩個可憐的孩子,至今受到相當好的保護,即使這是厄運給的,如今突然被投進生活,不得不開始生活。

像在榮德雷特的陋室那樣大批逮捕歹徒,隨後必然牽連到搜查和拘留,這對生活在公共社會之下的醜惡的黑社會,不啻真正的災難;這類事件在這個黑暗世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崩潰。泰納迪埃一家的災難,殃及到瑪儂姑娘。

在瑪儂姑娘把有關普呂梅街的字條交給愛波尼娜不久,一天,克洛什佩斯街突然來了一批警察;瑪儂姑娘被捕了,還有密斯大姐和全樓可疑的人,他們被一網打盡。這時,兩個小男孩在後院裡玩耍,沒有看到這場圍捕。當他們想進去時,發現大門關閉,樓里空蕩蕩的。對面的一個補鞋匠招呼他們,交給他們一張「他們的母親」留給他們的字條。字條上有一個地址:「西西里王街八號年金代理人巴爾日先生。」補鞋匠對他們說:「你們不再住在這裡了。到那裡去吧。就在附近。左邊第一條街。拿這張字條去問路。」

兩個孩子走了,大的領着小的,手上拿着給他們領路的字條。他很冷,麻木的小手捏不住這張字條。在克洛什佩斯街的拐角,一陣風把字條吹跑了,由於黑夜降臨,孩子找不回字條。

他們開始流落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