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寫的是關於一個音樂天才與自身、與藝術以及與社會之間的鬥爭,追溯了一個德國音樂家在許多藝術鬥爭中演變的歷程。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充滿矛盾和不協調的性格,一位滿懷生命熱情卻又遭到敵對世界誤解的極其誠懇的藝術家。愛德蒙·高斯稱此書為20世紀的最高貴的小說作品。
整個作品分為四冊,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
第一冊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他的感宮與感情的覺醒,在家庭與故鄉那個小天地中的生活,——直到經過一個考驗為止,在那個考驗中他受了重大的創傷,可是對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啟示,知道英勇的受難與戰鬥便是他的命運。
第二冊(反抗,節場)所寫的,是克利斯朵夫像年輕的齊格弗里德”一樣,天真,專橫,過激,橫衝直撞的去征討當時的社會的與藝術的謊言,揮舞着唐·吉訶德式的長矛,去攻擊騾大,小吏,磨坊的風輪和德法兩國的節場。這些都可以歸在反抗這個總題目之下。
第三冊(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冊的熱情與憎恨成為對比,是一片溫和恬靜的氣氛,詠嘆友誼與純潔的愛情的悲歌。
第四冊(燃燒的荊棘,復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慾”的狂飆,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但結果仍趨於清明高遠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